•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猴年春节龙泉驿感受别样年味·家风年

发表时间:2016-01-27 06:5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凤鹃

行跪拜礼

     22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江西会馆,迎来了温暖人心的一幕——72岁的的儿子庞明忠携妻儿老小四代人,逐一向101岁的母亲行跪拜礼,给老母亲拜年送祝福。

  这是一个以乡贤庞明忠为原型,记录“乡贤过年传家训法记心间正家风”主题活动的拍摄现场。今年春节,为挖掘龙泉驿区民俗文化和良好家风,引导龙泉驿区乡贤家庭传递“廉政、孝道、勤俭、法治”等具有时代特点的家庭文化。龙泉驿区将组织开展的 “2016·成都过年看龙泉——别样年味·家风年”系列活动。届时,将于2月4日在洛带古镇举行大型歌舞情景剧《别样年味》演出。

  一个主题

  品味别样家风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龙泉驿区民俗文化和良好家风,引导龙泉驿区乡贤家庭传递“廉政、孝道、勤俭、法治”等具有时代特点的家庭文化。今年春节,龙泉驿区将组织举办“2016·成都过年看龙泉——别样年味·家风年”活动。通过电视专题片、音乐剧展演等多种形式,为全区广大群众置办“精神年货”,形成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新年氛围。

  本次活动以客家情、家风年、讲孝善、守清廉为重点切实展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家风良好、民风和谐、党风清廉的新年氛围,在春节期间为全区广大群众置办“精神年货”,让百姓在物质条件富裕的同时强调健康富足精神生活,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三个人物

  庞明忠:五世同堂 清廉家风孝先行

  庞明忠出生在四川省西充县凤和乡的一个普通农家。在他五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从此,只有与奶奶、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奶奶去世了,“长大一定要有志气,要勤快!”但奶奶常常嘱咐自己这句话,使他刻骨铭心。

  庞明忠的母亲为人正直,刚直不阿,做事认真,勤快能干,与乡邻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

  当时街上三天逢一次场,为了每一场都有布匹卖,庞明忠母亲织布纺线,常常是熬更守夜,直到半夜三更鸡叫了才上床睡觉。在奶奶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下,庞明忠头脑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世上,必须要“正直做人,勤奋劳动”!

  老妈妈如今已经一百零一岁,家里已经是五世同堂了。由于有良好的家风,全家人十分孝顺母亲。婚后,总是妻子天天给年迈的母亲梳头,给母亲烫脚、洗澡。“吃饭的时候,只要老人没有到场,后辈从来不会先动筷子。坐座位,都是按辈分就坐。”庞明忠说这是家中的家规。

  家和睦,人长寿。庞明忠对自己的家庭十分满意和自豪,“家里人不和睦,老人气都气死了!”

  长大后,庞明中从办砖厂、做砂石生意、开宾馆到成品油生意。2006年,事业有成的庞明忠,决定要了自己的一个心愿,成立一个川剧团,以振兴传统的川剧艺术。2012年7月,“民忠川剧团”在西冲正式挂牌成立。

  两年后,“民忠川剧团”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成立了“成都市川剧博物馆”。央视播送了“民忠川剧团”的专题节目。对此,庞明忠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庞明忠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又把孙子一辈的孩子也召集起来,提出了以后“民忠川剧团”的传承问题。儿孙们都毫不犹豫地表态说,一定要把“民忠川剧团”传承下去。

  他说:“如果哪一代人不把川剧团传承下去,就是对祖宗的不忠不孝!对川剧团的传承,就是对家规家训的传承!”

  庞明忠说,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每一个人都铭记自己的家规家训,做到宽厚待人、诚信守法、感恩报德,那么,我们国家就有良好的“国风”,就会更加繁荣昌盛。

  刘大益:豢龙传承人 言传身教陶染后人

  在洛带古镇景区,74岁的刘大益老人,推着一辆鸡公车,在客家民俗巡游队,向游人展示传统的客家文化。谁也不曾想到,这位普通而朴素的老人,竟是刘氏家族181代后人,也是刘家龙的掌门人。他不仅把龙舞绝技发扬光大,也秉承家风,严格教育子女,深受人们尊重。

  据《刘氏家谱》记载,其十八世祖公刘累系舞龙出身,曾任夏朝“豢龙”官吏,把族人扎龙而舞的习俗世代相传。清初,先祖刘立璋等9人迁徙至洛带镇宝胜村一带。

  “我们刘家,无论走到哪里,遇到有困难的人,能帮的,一定要帮!”刘大益说,家族刚入川时,同来的还有七位外姓孤寡老人,体弱多病,刘家视为亲人,照顾终身,并记入家谱。

  五十年代,父亲当时在长安乡上班,擅治牛病。所以,乡里乡外,谁家牛闹病了,都会来找他诊治。乡人送来蛋米酬谢,刘父从不收纳。父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

  洛带镇打造旅游业之初,欲重建刘家龙队伍。当时,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年过花甲的刘大益授命后,勇挑重担,自己出钱扎草龙,挑选人才,亲自传授技艺,把队伍发展壮大到40余人。后来,政府拨付了一些补助,刘大益却全分给队里人作误工费,自己分文不取。

  每年正月初二,刘家都要舞龙。出龙前,宗族的人会齐聚宝胜村刘氏祠堂晒坝,向祖宗及龙神敬香膜拜。除了谨记自己“豢龙后代”的身份外,重要的是,让年轻一代人不要忘记家族千年传承的质朴家风。

  如今,刘大益年事已高,时时叮嘱队里的年轻人,不光要舞出龙的精神和力量,更要传承家族的优良家风!

  客家人邱伦阔:家道正才能家人福

  花轿、神龛,家训、族谱……一应俱全。走进龙泉驿区西河镇跃进村东山客家人邱伦阔的家时,各种传 统 的 印 迹 无 处 不 在 。刚刚杀完雄鸡后的邱伦阔首先介绍了祖上留下来的过年杀鸡传统和习俗,将客家人的家风民俗侃侃而来。

  66岁邱伦阔家中排行老三,只读了半年他就逼迫缀学。13岁那年,母亲去世,父亲带着一家七口人艰难生活。父亲常教育邱伦阔几兄妹说,要老实做人,以人为善,勤俭持家。

  在邱伦阔的眼里,“家道正,才能家人福!”。他做供销社代销员,走村串户销售给村民所需的生活用品。其间,邱伦阔仍然牢记“克已身,睦和邻里”邱氏古堂训,他从不拒绝别人的每次请求,灾荒年间,油盐糖布肉和粮食都要凭票供应,有人求他买点紧俏商品,在合法的前提下,他总是能想着办法替村民买到并捎带回家。

  邱伦阔先生嘴里常留着一句话:人要勤快,要学好,不学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邱伦阔先生瞄准时机,在自己的家中办起了鞋盒加工厂。随着订单增多,开始扩大作坊,解决当地村民就业问题。

来源: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