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龙泉别样家风年 乡贤为群众置办“精神年货”

发表时间:2016-02-02 07:0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市民观看家规展

  “2016·成都过年看龙泉——别样年味·家风年”系列活动将集中在2月1-4日期间陆续展开。由成都市知名艺术家担任总监,当地市民艺术团创作大型歌舞情景剧《别样年味·家风年》作为“精神年货当家菜”,将于春节期间在龙泉洛带隆重上演。这道“精神年货当家菜”,以舞台剧形式展现了良好的家风、家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百姓生活中的直接体现。

  据悉,春节期间,龙泉驿区还将举办 “传家训”“讲家规”“正家风”为主题的系列展示活动,倡导百姓“过春节吃年饭”传家训、背家训,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文联特征集、挖掘全区乡贤人物,传承乡贤文化,开展“十大新乡贤”“十佳好家训”评选活动,让更多家庭自觉传承好家训、好家风。此次活动覆盖龙泉驿区村村社社,市民积极参与,社会反响热烈,受到各界关注和好评。

  1月23日,“2016·成都过年看龙泉——别样年味·家风年”系列活动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正式拉开序幕。系列活动通过一个“乡贤过年传家训,法记心间正家风”核心主题、三个乡贤过年传家训专题片、一台别样年味舞台情景剧大戏、一个家训和廉政书法作品展等多种形式,邀请龙泉驿区乡贤家庭传递“廉政、孝道、勤俭、法治”等具有时代特点的家庭文化,为全区广大群众置办“精神年货”,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新年氛围。据了解,系列活动以“客家情、家风年、讲孝善、守清廉”为重点,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龙泉驿区民俗文化和良好家风,传播向上向善正能量,让百姓在衣食住行物质富裕的同时提升健康富足的精神生活,过一个别样的春节。

  此次活动由龙泉驿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中共龙泉驿区纪律检查委员委、中共龙泉驿区委宣传部策划、组织;龙泉驿区文体广新和旅游局、龙泉驿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龙泉驿区司法局、龙泉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龙泉驿区洛带镇承办。

精神年货当家菜

  三个乡贤传家训

  刘大益

  豢龙世家 言传身教陶染后辈

  在洛带古镇,现年74岁的刘大益是古老的刘氏家族的后人,也是刘家龙现在的掌门人,他不仅把龙舞绝技发扬光大,也秉承家风,严格教育子女,深受人们尊重。他说:“我们刘家,无论走到哪里,遇到有困难的人,能帮的一定要帮!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清白做人。”而乐于助人、清白做人,正是刘家代代相传的家风美德。

  刘大益回忆道,上世纪五十年代,其父擅治牛病。乡里乡外,谁家牛闹病,二话不说马上翻山越岭出诊,分文不取。乡人送来蛋米酬谢,从不收纳。刘父被人尊称为“牛太医”。父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刘大益年轻时习武,也懂一点医术。他为别人治病,为体弱多病的乡里孩子传授武功,同样分文不收。这就是刘家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家风。

  “先祖的家训,没有成书,靠世代口耳相传,教育子孙后辈。”刘大益说,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刘家都要舞龙。出龙前,宗族的人会齐聚宝胜村刘氏祠堂晒坝,向祖宗及龙神敬香膜拜。通过这种仪式,让年轻人记住“豢龙世家”千年传承的质朴家风。

  提起清乾隆年间的先祖刘世能,刘大益很是自豪。刘世能考取功名,被朝延派驻云南当府官,贡献很大。当时,政府在洛带供销社附近设置了南街牌坊,传颂他的功绩,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洛带镇打造旅游业之初,年过花甲的刘大益受命勇挑重担,自己出钱扎草龙,亲自传授技艺,把队伍发展壮大到40余人。后来政府拨付了一些补助,刘大益却全部分给队里人作误工费,自己分文不取。刘大益以身作则,深深影响着他的子女。儿子刘学伟曾在清水乡、柏合镇、山泉镇当干部,每到新岗位,刘大益都会叮嘱刘学伟:“一定要清白做人,乐于奉献,这是我们刘家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美德啊!”刘学伟牢记家训,勤政廉政,清清爽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深受百姓好评。

  如今,刘大益年事已高,龙舞队交给了接班人刘大祥。刘大益时时叮嘱队里的年轻人,不光要舞出龙的昂扬精神和力量,更要传承家族的优良家风!

  邱伦阔

  洛带客家文化“符号”的继承传扬者

  邱伦阔1949年出生于龙泉驿区西河镇跃进村14组,祖祖辈辈皆是客家人。客家花轿传承数百年,祖父邱甲庭更是对此充满热爱,后来,父亲邱仁贵延续了客家花轿的经营。邱伦阔深受先辈精神的影响,大约10岁开始继承和发扬客家花轿,上世纪80年代初,成立了龙泉驿区第一个客家花轿迎亲队!他说:“客家文化必须有人来传承,我非常愿意尽一份力。”

  2005年,客家花轿作为客家文化“符号”之一,在洛带湖广会馆展示半年;此外,在一年一度“成都·龙泉国际桃花节”上,邱伦阔向众人展示砸花车、迎亲队,俨然一副客家文化的“专车”!

  “对上要尊敬,对下要教导”是邱伦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每年邱家祭祖扫墓,他都会拿出一个厚厚且泛黄的册子,按从老至幼顺序,让孩子们一一写出先辈的名字,能顺利完笔的,他便自掏腰包奖励一份红包,名曰“奖学”。邱伦阔说:“连续10年,团年饭从2桌变成了30桌,希望未来能够变成100桌。”

  遍插茱萸尽善孝,客家第一传统是孝道。2002年重阳节当天,恰巧也是邱伦阔生日,本该和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邱伦阔却主动放弃了这一天的生日庆祝,把儿子为自己过生日的钱全部买了肉、油、米,带去看望西河镇敬老院几十名老人,并向每位老人献上一份爱心红包。身教重于言传,邱伦阔总是用实际行动地教导子女:做人不能忘本,敬老、孝老是不能丢掉的美德。

  人年岁月大越易念旧,“客家文化不仅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还要给未来的年轻人留下鲜活印象,让他们记住先辈是如何在那个年代生存下来的。”这正是邱伦阔兴办邱氏客家博物馆的目的,邱伦阔把博物馆开馆之日命名为“客家文化日子”,他说只要是蕴含客家文化元素的物品,都可以在邱氏客家博物馆展览。目前,邱氏客家博物馆内,珍藏有清朝年间当地的生产生活用具、首饰、服饰等,客家花轿也赫然在列,“博物馆可以留住并再现过去的记忆、过去的日子,好像是一本立体的书,让祖孙后代永远不忘历史和传统。”

  庞明忠

  川剧情 孝为先 正家风

  上世纪30年代,西充川剧世家庞家班,作为川剧代表大班之一颇有名气。庞家后人庞明忠,2007年回故乡西充创业,随着财富的不断累积,庞家川剧团的成立也正式提上了日程。2012年7月9日,庞明忠投资的川剧题材电影《凤凰庆》开机,他酝酿5年的四川省民中川剧艺术传承演艺有限公司也在同一天成立。川剧团现已在全省20多个城镇进行过演出,每年演出场次超过200场,累计观众达10万人次。2014年,庞明忠把川剧团迁到洛带古镇,截至目前,剧团已在洛带驻场和巡回演出170多场次。“我做这事不是为了赚钱,我把票价定的那么低,都是因为在农村有大量留守老人,我希望带他们好看的表演,让他们能从中得到快乐。”庞明忠说,作为庞家班的接班人,他深感自己的肩头的责任,他盼望着每一个四川人都能重新爱上川剧。

  五世同堂的庞家在西充可谓家喻户晓。让乡亲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庞家班精彩的川剧表演,还有庞氏严谨的家规及优良的家风家貌。庞明忠说,他老母亲101岁了,母亲是对他这一生影响最深的人,他每每要跪地给母亲磕响头谢恩。“饿死人,饿死的是懒人;饿不死的是勤快人。只要不怕吃苦、不倒志气,就有好日子过。”这段朴实的话,是庞明忠的母亲最常说的。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庞明忠养成勤奋刻苦的品质,这也为他日后创业兴家奠定了基础。

  庞明忠对川剧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这也与母亲分不开。小时候只要村里的川剧团一开锣,全村人都会赶来看。母亲为了让儿子看到表演,总会把庞明忠举到自己的双肩上坐着,自己却只能整场盯着前面那个人的后脑勺。

  在母亲80大寿的寿宴上,庞明忠亲自登台亮相,献唱他13岁时学会的第一曲也同时是母亲最爱听的川剧折子戏“马房放奎”,以拜谢母亲的养育大恩,祝愿她喜乐安康。

  现在,庞明忠总会在繁重工作中抽空陪伴母亲,母子俩常坐在剧场二排竹编的四脚椅上,品茗赏戏,好不安逸。

  好家风 传万里

  好的家规家训家风,犹如生命里的春风,把阳光和温暖带进我们的精神世界,日积月累,凝聚精华,孕育出人生的美丽和精彩,培筑起家庭的精神家园。家风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连接着历史、现实和未来……

  为了挖掘龙泉驿区充满正能量的家规家训家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去年9月起,龙泉驿区文联组织本土作家走进全区40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家族,深入挖掘、提炼和总结优秀家风典型事例和影响深远的著名人物16个。以组织展览、编撰书籍、制作电视专题片、举办主题活动等形式,宣传本土家规家训家风。

  “家规家训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在新形势下重拾家风、重振家风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回归、民族精神的重构,具有重大意义。”全程参与活动的一位本土作家深有感悟地说。

  一部部融入了千余年家族教育心得、经受住时代变迁考验的家训、家规,正在新的时代里扮演着新角色,从而焕发出全新生机。年末之际,“别样年味·家风年”活动,将让百姓在衣食住行物质富裕同时,提升健康富足的精神生活,过一个别样的春节。(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