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共创共享 演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动人旋律

发表时间:2016-10-25 08:0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奏响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恢宏交响乐。在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物质文明极大发展时,它高亢激昂;当推进“五大创建”、深化“三大文明”行动、推进“志愿之城、公益之都”建设、“三美”创建,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时,它也温婉悠扬。1400万成都人,作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城市交响乐中的“主人翁”,浅唱低吟出曼妙的阿卡贝拉,为每个篇章注入着最动人的旋律。

  推进“五大创建” “文明细胞”

  为城市有机体添活力

  当你清晨抑或傍晚走出家门,总会在不期然间邂逅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带来的惬意:宽敞整洁的广场、绿树掩映的公园,成群结对的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这种舒适感,源于邂逅,也来自参与。在城市最基本的构成“细胞”——单位、社区、村镇、校园、家庭中,市民都能迅速地成为文明创建的一份子,享受一起创建所带来的愉悦。

  走进全国文明单位武侯区黉门街社区,载有“黉门记忆”的特色文化广场、创新“手机摄影”发掘好人的模式……除外部环境的改善外,居民们加入13支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全覆盖、常态化。今年2月,黉门街社区拿下第二块国字号“奖牌”,在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等主办的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在新都区马家镇杨氏祠堂,杨升庵十四代孙杨德力牢记以清白传家、“四重四足”的家风家训,只要邻里有困难他准会第一时间帮忙。最近几年,杨德力还免费为全国各地来宗祠参观的人做讲解……今年全国“最美家庭”评选中,成都王宇家庭、杨海平家庭、杨德力家庭当选全国“最美家庭”。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1400余个,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近400所。在推进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创建”过程中,一个个“文明细胞”让市民零距离参与文明创建成为可能,市民的高度融入也让一个个“文明细胞”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的城市有机体增添满满活力。

  深化“三大文明”行动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如果说“五大创建”以市民生活的地理坐标刻画出文明创建的经度,那么“三大文明”行动则用市民生活场景标注出文明创建的纬度,让市民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文明素质。

  在成都,你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上个月,一场名为“文明旅游进社区”的大型社区互动宣传活动在黄忠文化广场正式启动。川内30余家景区、100余家旅行社现场宣传文明旅游,成都市民也纷纷在“文明旅游你行我也行”签名墙上留下自己的文明承诺。启动仪式之后的4个月里,社区互动、随手拍、文明旅游我行动等各种子活动也将在全市100余个社区火热进行。

  在成都,你能看到这样的场景——5月27日上午,成都市金沙小学一年级的年级组长廖丹,拉着班上孩子们的小手走进学校学术厅。10分钟后,2016年“名师一堂课·文明交通行”最后一课开讲。名师孙静在课上主动“自黑”上演不文明,让孩子们“找茬”。课后,意犹未尽的孩子们还主动加演“交通安全快板”。

  在成都,你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文明用餐习惯,蒲江县西南小学从本学期伊始就发起文明小餐桌评比活动。学校要求各班学生路队进食堂,排队分餐不争抢,固定座位进餐;在就餐过程中不喧哗,尽量不把饭菜洒到桌上,尽量把碗里饭菜吃完。此外,由学生监督岗成员、值周领导、教师、家长代表、餐厅工作人员组成的评委组,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

  《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成都正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围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三大文明”行动,让市民文明素质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高度契合。

  推进“志愿之城、公益之都”建设

  绘出向上向善温暖底色

  对成都人来说,参与志愿服务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志愿服务也正在成为市民参与城市治理、与城市共同成长的方式之一。10月22日,一场名为“为爱行走 善行成都”的公益活动在白鹭湾生态湿地公园进行。当天吸引200多支志愿者队伍参加,包括世界花样游泳冠军蒋文文、蒋婷婷等知名人士。这场活动共有26个公益项目通过官网发起众筹,服务内容涵盖教育助学、扶贫救灾、社区服务等,仅当天捐款金额就超过40万元。活动的承办方之一是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

  实际上,在成都公益圈,公益组织和志愿者们有两个好伙伴,一个是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一个是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前者孵化了众多公益组织,培训了大批志愿者,后者则把公益小伙伴们聚合起来,教新媒体运用,开展各种有趣活动。如今,这两个由市文明办牵头成立的全市志愿服务枢纽型平台组织,正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这座城市独特的志愿服务合力。

  2012年,市文明办专门向市财政申请建立“社会服务常年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和发展枢纽型、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近年来,市文明办每年以政府采购、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投等方式向志愿服务组织购买服务,经费超过百万元;2015年,成都升级改造了成都志愿者网,并开发建设成都志愿者APP,已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发布、志愿者招募、服务过程记录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注重按需服务与规范管理,成都放宽志愿服务组织加入门槛和条件,积极支持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成都志愿者APP开展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成都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机构)近200家、志愿者服务队伍1.8万支、注册志愿者150余万人。今年2月,成都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1名、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家、最佳志愿服务社区1个。这些数据和成效足以表明成都在深入推进“志愿之城、公益之都”建设的决心和努力,也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绘出一抹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温暖底色。

  成都“三美”创建

  提升新农村精神文明

  构建支撑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成都提出建设网络城市群和大都市区。这其中,同步推进特色市镇建设,连片推进“小组微生”新农村建设,进一步优化市域城镇体系是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局限于修几栋漂亮房子,而是更应该包括农村精神文明的提升。2014年以来,紧扣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都启动“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三美示范村创建。今年底,“三美”市级示范村累计将达300余个,它们将带动农村地区民风建设、环境整治、素质提升和文化繁荣。

  地处丘陵的金堂县转龙镇红豆村,是一个市级贫困村。今年,红豆村决定多级连跳,创建“三美”市级示范村。转龙镇党委书记谭代茂直白地说,通过创建,“民风淳,环境美,外面的人才愿意到你这儿来!”一系列改变正在进行,新建的文化廊里,大理石上已镌刻与红豆有关的诗词;民风廊上,已集中展示村里的孝善村民……

  彭州市龙门山镇宝山村,同样是在创建“三美”市级示范村。村里拥有时尚酷炫的卡丁车场、高端大气的温泉酒店,村民们住着联排别墅,村上还免费开设瑜伽课、健身课、烹饪课。宝山村党委书记、宝山企业集团董事长贾卿说,精细化的创建指标,能帮助宝山科学系统地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一个市级贫困村要争创“三美”市级示范村,一个经济发达村同样要争创“三美”市级示范村,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于发展的重要性。

  文明,是对一个城市的最高评价,文明,也是市民对这个城市的最大期许。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征途上,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提升,享受到越来越饱满的物质文明成果和越来越丰厚的精神文明成果,成都人满怀深情参与到城市建设热潮中。也由此,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底气越来越足。(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