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20180410552981422185.jp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成都市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发表时间:2021-05-08 17:34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初夏的成都温度适宜,在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人在排练厅载歌载舞,有人在健身场地运动健身,有人在阅读区翻阅心仪书籍;墙上张贴的防疫常识、移风易俗宣传画生动传神,“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宣传画润物无声地讲述着百姓身边故事……一颗颗文明的“种子”悄然洒进人们的心坎里。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聚焦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之以恒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在文明实践服务中凝聚群众,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中心、所、站1467个,评选出100个市级文明实践示范点位,全面带动全市文明实践提质增效。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成都市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地调研工作,分别深入20余个区(市)县开展实地调研,总结试点经验,探索出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基层实际、适应群众需求的,独具成都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路。

  整合阵地资源 文明实践场景化

  满足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

  以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为重点,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场景化,成都市通过构建“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生产生活”“文明实践+公园城市”“文明实践+乡村振兴”四个场景,积极设计便于群众参与的活动载体,在实践中把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秉持友善公益精神,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圈”,精准回应市民所思所想所盼。

都江堰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乡里乡音”基层理论宣讲队邀请老兵讲党史话发展。

  成立“蓉耀青年”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开展“理响成都”宣讲大赛,创建“向阳花”“金讲堂”“音乐党课”“党员微家”等特色理论宣讲实践品牌……成都市通过精心打造市级宣讲骨干队伍,健全完善区(市)县基层宣讲队伍等举措,把理论宣讲融入方言喇叭、板凳课堂、宣讲茶馆等,让老百姓“听得懂、愿意听、记得牢、用得上”,奏响新时代文明实践最强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0年,成都开展理论宣讲实践活动15000余场,服务群众超过千万人次。

  去年5月挂牌成立的百扬大厦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面积约1300㎡,基地组建了4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百扬书院”“一楼文化”等文明实践项目的打造,基地整合商务楼宇优势资源,打造特色文明实践IP,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延伸至商圈最后一公里,有效打破了职业人群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屏障,营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片新天地。

新都区足球音乐小镇三河村拥有二十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

  “这么热的天气,大家进来喝口水休息一下嘛,免费的。”在新都区足球音乐小镇核心片区斑竹园镇三河村,“小蔓家”餐馆老板陈正建正热情地招呼过往的游客。“小蔓家”是三河村的一处文明实践点位,为游客免费提供开水、雨伞、消毒液、创可贴等基础服务。像这样的点位,三河村还有24个。成都市通过积极挖掘在地资源,特色化打造出蒲江明月村、崇州五星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点位,着力构筑群众愿意去、经常去、乐于去的“实践乐园”。同时加速推进移风易俗,组建近500个市级“三美”示范村文明实践队伍,建立“乡风文明志愿岗”,广泛开展文明劝导。各区(市)县还依托文明实践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融入公园城市,结合公园、绿道、林盘等场景,打造出新都“珠连锦绣”文明实践片区等100余个特色文明实践基地。

  预计到2021年底,全市将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突破3000个。

“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每周一小时 党员志愿者为你办实事”大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现场。

  服务精准到位 文明实践智能化

  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

  群众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成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服务群众精准到位为目标,在增强黏性和吸引力上做好文章,灵活创新活动形式,通过搭建线上线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舞台,加强融媒互动做好交流传播,做强平台高效对接民生需求,持续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常态活跃、工作务实管用,在服务群众中凝聚群众、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

  在“友善成都·美在志愿”大型推广季活动中,通过成都志愿者网(APP)线上发布5000余个志愿服务岗,联动百家企业(机构)开展“每周一小时·最暖是成都”“爱成都·迎大运”等主题文明实践特色活动。健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应急响应机制,建成应急志愿服务培训基地,引导志愿超过220万人次有序投入“成都有爱·志愿战疫”大行动,搭建的网络互助平台“成都口罩帮帮团”,全网总浏览量超100万,参与网友过万名,传递“成都温度”。

  技术赋能,整合各方基础数据、专业技术、媒体矩阵等资源,打造“1+1>2”,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融入百姓生活,构建从“指尖”到“身边”的文明实践新生态。今年初,成都市首个由县级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打造的“双中心”——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端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行。“云端服务站”可实时呈现全区最新的志愿数据、志愿活动、实践阵地以及云课堂等信息,其中VR全景场馆板块的沉浸式体验以及在线交互,能为群众提供更加新颖高效的服务体验。2020年3月,首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考察活动采用“线上云播+线下互动”交流机制,吸引了30万余人在线关注。新都区依托喜马拉雅网络电台,重点推出党史有声读物《香城之声—学习小礼堂党史教育特别节目》,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受听众好评。

“友善成都 美在志愿”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云”考察活动直播截图。

  新上线的“文明兴蓉”平台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网络化”发展的又一创新举措。平台整合数据中台、企业微信(政务版)、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程序、指挥展示调度系统等共同组成的平台,全面展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景。目前,“文明兴蓉”平台已覆盖全市23个区(市)县,在社区(村)统筹形成文明实践微信群3469个,直接服务群众近100万人,全域夯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基础力量,初步构筑文明实践网络社群场景,加快形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进一步社会化、社群化、社交化传播,将各类精准服务触达群众指尖。 

  健全体制机制 文明实践制度化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

  2019年,成都市文明委出台了《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全域统筹、点面结合、示范带动”的工作原则,确定建设标准,形成集中与分散、固定与流动、网上与网下、专题与组合相结合的试点推进方式。

  为健全更加务实的运行机制,成都市以全域试点制度实现协同高效发展,以联系指导制度抓好常态长效落实,以“双轮驱动”制度有机融入社区治理,以示范带动制度发挥先进引领作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随着《成都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评估指标体系》、《成都市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联系指导工作机制》的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体系,建立起“中心吹哨、部门动员、三级贯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对发挥行业部门优势,盘活阵地资源,整合搭建文明实践功能平台,组建专业(行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聚焦重点任务,围绕中心工作,突出成都特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文明实践+社区发展治理”工作格局,成都市委宣传部、市委社治委“双牵头”联合印发《成都市深化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文明实践融入社区美空间建设,打造集社会价值、人文价值、生活价值、美学价值为一体的社区场景,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惠及全龄,实现城市发展成果与民共享。(成都文明网综合 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