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生态文学丨千年银杏

发表时间:2023-10-09 16:0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编者按

  生态文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从《大地上的事情》《狼图腾》等曾在不同时期引发广泛社会关注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作家对祖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各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文学创作也迎来崭新面貌。

  生态文学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生力量。为讲好成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书写生态文明生动实践,以文学形式多角度展示锦城蓝天、蓉城碧水、天府净土的优美城市生态环境,不断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画卷,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生态文学】专栏,从文学中感受成都生态环境的变迁。

  露水盈盈,寒气渐重,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之后成都金灿灿的银杏也即将登场,在此之前,我们为大家带来一则关于成都银杏的故事——《千年银杏》。

  在广袤的成都平原,处处都可以看到银杏树。寒露节一到,满地白果,不由得你不停下脚步,看孩子们和老人一起在树下捡白果玩。

  ▲图源:@黄程武、王国巍、@严理

  我在成都已生活了二十多年,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曾经陪我们在西华校园的银杏树下捡白果作为周末休闲活动。成都人对银杏是非常熟悉和充满感情的,叫“白果林”的地名就有好几处。地铁2号线就有一个站名叫作——白果林,我们从犀浦赶地铁到天府广场,必经这个地方。它位于金牛区白果林社区,周围还有很多和白果有关的地名,像银杏旅馆、白果林幼儿园、银杏路、银杏广场、白果林小区等,路边几乎都可以看到银杏树的身影。银杏树的果实,白色似银,俗称白果,故而四川人常把“银杏”“白果”这两个称呼混用,不加区分。还有一个白果林,在郫都区安德铺,如果不是老成都,可能就不一定知道了,那得顺着乡间小路往曹家碾方向走,靠近沈家院子,在大路边就是成片的银杏园艺林盘。

  人们说世间最美的是“花中牡丹、草中兰花、树中银杏”。这三者对我而言,基本上都算全部占有啦。彭州牡丹比肩洛阳,我在西华大学彭州校区工作过四年,丹景山也去过,虽没有宋代陆游写出《牡丹谱》的成就,也具体研究过天彭各种牡丹,感受到白、红、粉、朱紫的绚烂晶莹。我的家乡在大巴山深处的兰草渡口,巴山剑兰就产自我家老屋那片山林,老屋土墙是曾祖父在光绪年间修筑,解放后,我爷爷仍住在这里,我父亲也出生在老屋,十六岁就参工到阿坝州马尔康林业局,晚年退休才长期住在成都。我也是出生在老屋,在金华村小学读书的时候,春天的山野、路边,时时闻到兰花的阵阵幽香,一丛丛兰花开得特别的好,粉红的花瓣、修长的绿叶、闪亮的露珠,似乎只有兰草渡才有这样的仙草。兰草渡,清朝设场的时候,就是得名于这里盛产兰草花!我家老屋后面的竹林下,也有一丛白果树,但从没开过花,爷爷曾告诉我那是一棵公白果树,只有母白果树才会开花。所以,我在没有到成都来读大学、工作的时候,还真的是从没有看见过银杏树结果的样子,也还真的没见过银杏满枝头的景致。

  成都的银杏树不仅多,而且历史还非常的久。

  薄薄轻轻寒露雨,微微飒飒三秋风。2018年10月的一个星期天,我在大邑县城岳母家看书,一夜秋雨至早晨刚停,空气清新极了。我突然看到书中几幅照片是关于白岩寺的“九子银杏”,金黄的树叶漫天飞舞,黄橙橙的鸭脚板铺满庙宇屋檐和大地,令人顿起山林秋游之感。和妻子商量一下,叫上鼎儿就出发,开车一小时就到了大邑县金星乡白岩寺山脚下的停车坪。登山、朝庙、访树,满头大汗也不算什么,沿途随手拍几张照片留在手机里,路上偶尔遇见几位进山游玩的外地人,闲聊几句得知他们来自浙江,不禁令我感到诧异:“这成都周边的一处小景点,也有如此大的魅力,让浙江人都向往了哦?!”

  白岩寺位于一块大白色岩石下面,书上说它是川西平原上唯一的也是距离成都市区最近的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我们在白岩寺看见了一大排的转经筒,旁边还有刚刚维修一新的白色佛塔。当我们快走到大雄宝殿的门口时,一丛巨大的银杏树就映入眼帘了,我高兴得跑到树下查看,简介牌清楚地告诉来这里的游客关于这丛银杏的不凡历史。

  大邑县白岩寺九子银杏

  ▲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九子银杏在白岩寺大雄宝殿门外,根部呈兜状,直径5.5米,兜围14.5米,树兜中央可安放一张方桌和四根板凳,能容八人环坐。相传明代时主干被毁,后从周围孪生九株子树,其中一株已被砍,现存八株,除一株胸围60公分外,其余七株胸围均1.25-2米。经林业专家鉴定,银杏古桩约有千年树龄,实属世间罕见。曾被评为“成都市十大树王”、“绝代佳木”及“活的化石”,是现存珍稀树中的佼佼者。

  白岩寺这棵银杏树是1000年前宋朝时的古树,树干上的大洞可能是雷击痕迹,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如虫蚀)造成的,但不论怎样,能跨越千年而生机盎然、屹立不倒,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吧。古老的银杏树,已是一个成都市生态环境优美的象征。

  当然,在成都还有比这棵更加古老的银杏树,比如,在成都西边的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

  青城山天师洞古银杏

  ▲曾岷《天师洞秋色》

  它是成都的市树001号,享受国宝级待遇,树龄就有1900岁。据《灌县志》载是东汉张道陵手植。你站在树下仰望,几十米高的树冠遮天蔽日,垂乳欲滴状若玉笋,苍翠四荫雅若图卷。难怪在2004年的时候,这株快有两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荣膺“天府十大树王”之冠,人们把它当作是青城山的宝贝,2020年12月又顺利入选“四川十大树王”。

  我伫立银杏树下,仔细地欣赏着这棵“成都树王”,峻峭雄奇,华贵典雅,像一位老英雄在历史的天空叱咤风云,从不屈服于任何风霜雪剑,从不向任何的入侵者谄媚献笑,从不与任何不怀好意的盗林者言欢,它坚持一如既往的伟岸风姿,庇护着生长它的这片土地和生灵。冬天,冰雪覆盖,坚韧倔强;春风吹拂,它长出绿油油的枝叶;夏天里,它撑开巨大的伞给过往的行人带来无限荫凉;秋天,世人不知西陆远,唯有银杏不负秋,常言道:“四旁银杏树,等于大金库。”干如虬龙,纵横舒展。我也和大家一样,忍不住在它的树枝上系一条红色丝带,祝愿世间一切美好,祈求神州大地国泰民安。我坚信这棵古老的银杏神树,会带给成都平原年年丰收的喜悦!

  ▲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回想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都江堰景区采风,著名作家马及时、王国平、刘刚等与我初次见面相聚,大家对都江堰厚重的人文传统与优美的自然生态十分满意,尤其是刚进入离堆公园景区大门,堰功道两旁立着十二位历代治水功臣的青铜塑像,形成了都江堰人文景观的一道靓丽风景。致敬先贤,不忘英雄,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基因,早已融入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我默默地从这些塑像前走过,轻声地读着他们的名字:文翁、诸葛亮、高俭、章仇兼琼、刘熙古、赵不憂、吉当普、卢翊、施千祥、阿尔泰、强望泰、丁宝桢,每一位先贤都对都江堰作出过巨大贡献,在成都书写下人生精彩的篇章,正如2000年11月马瑛在《堰功道碑记》中所言:“古堰长流,逝者如斯,唯治水之功不朽。大道初成,景美情深。历代先贤,彰明于此。百千堰功,永垂青史。”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就是十二座纪念碑,在我们心中永久地耸立,激励着我们继续为都江堰的保护与绿色利用不懈追求、奋勇前进。

 ▲胡蓉《雪山映照都江堰》

  堰功道旁边还有一棵千年古树——张松银杏,相传这棵古银杏是东汉末年蜀中名士张松所植,距今已有1700多年了。树高三层楼,底部两干并立,在一米高的地方连在一起后又分枝横向散开,状若勇士站立。每年国庆节前后,游客来此都会与这棵银杏树合影留念,追慕三国风云人物,感叹时光变迁,也许在这棵银杏树的每一片由绿变黄的叶子之中都刻写着不同人生的轨迹与记忆。

▲张松银杏 图源:青城山都江堰

  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曰:“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就是指寒露是旧历九月的开始,草木上的露气开始凝结。所以,每年此时,成都的银杏树叶开始大量的由绿转黄,随风一吹,有些枯老的树叶就会开始飘落到地上,与树枝上的白果一起掉落下来,如果你路过树下,会清晰地听到这种天籁之声呢!这种场景要持续一个月左右,尤其是在雨后。路上行人稀少的早晨,我独自一人在西华校园漫步,走过沱江上的平板桥,在老西华苑南区的路上,排排白果树有二十多棵,有的树干直径约40厘米,虽不敢说是千年古树,但至少也有上百年的树龄吧,在西华师生员工的印象中,也算得上是古木了。此时,一颗银杏掉在地上,“啪”,沉闷的声响有似金戒指落到地面,而又有几颗却掉到停在树下的私家车顶或窗玻上,那声音就特别的响,有如西安鼓楼发出的“咚咚咚”之声。我踩在遍地是金黄的银杏树叶上,就犹如行走在童话世界,诗意盎然。

  现代都市的人也许是工作太忙了,满地的白果掉在地上也很少专门来捡或把捡白果作为谋生兼职或淘洗后商业出售,无数白果掉在地上就任其车压人踩,这不免令我感到多少有些可惜啊!

▲堰功道旁两排银杏高而挺拔 图源:青城山都江堰

  关于堰功道旁的这棵张松银杏,我听到过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有个人看见天上白鹤飞过,便一箭射去,射中了白鹤的腿,也有人说是射中了白鹤翅膀,总之,那白鹤当即掉了下来,就落在崇宁县三圣寺(今彭州市桂花镇)内,等到那人去寺里寻找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正准备空手回去,却看见三圣寺内一棵帅大的银杏树,他刚才射出去的那支箭尚嵌在树里!树,在风中摇曳,发出呼呼的怒吼,这人吓得赶紧跪倒在地,作揖磕头,发誓以后再不敢乱射仙禽了。后来,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此树也远近闻名,当地老百姓也认为这棵银杏树乃仙鹤所变,称之为“白鹤仙”。这树既然是仙鹤所化,自然不能砍伐的,保护古树,爱护银杏,已是成都平原的风俗与传统。

  ▲张松银杏 摄/水灵妹

  古老的银杏树,是历代成都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银杏树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宽,既可以在多雨、高温的地区生长,也能在少雨、酸性、石灰性、中性的土壤中生长,既可以在排水性好、呈酸性的黄壤土独自生长,也可以和柳杉、蓝果树、榧树等混生。我们通常会在这些银杏树周围看到茂盛的草木、搭窝的喜鹊、跳跃的松鼠、敏捷的猴子等充满生机的不同物种,共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物圈。

  以植物史观之,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是与恐龙同时代地球的统治者,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银杏是中国独有的树中瑰宝,现存活在世的野生银杏非常少,千年银杏更是罕见,所以,银杏树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早被誉为地球上的“活化石”和植物界的“大熊猫”。历代成都人民在保护这些野生的千年银杏过程之中,历经艰辛,实属不易,这不仅是对成都地区自然景观的维护,实际也有效地保护了我国银杏树种群的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银杏的果实只有普通种子的构造,但还没演化出被子植物的果实,仅仅看起来与被子植物的果实有些相似,因为它含有很多的丁酸(又名“酪酸”,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8O2 ),气味难闻,先辣后甜,与乙醚类似,很多人都对它果浆中的这个成分过敏,皮肤易发痒、长水泡,洗白果时需戴塑料手套。也正是因为白果含有这个丁酸成分,银杏就具有天然的杀死农作物病害虫的独特作用,对农田中的棉花、叶螨、桃蚜、二化螟虫等尤其有效。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是富饶的产粮区,人烟稠密,在农田周围种植银杏树,为周围数公里的农作物虫害之天敌,达到很好保护农作物的目的,根本不需要额外喷洒农药了,这就是我们祖先总结出来的环保经验。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的温室效应,夏天酷热难忍,我们用掌心触摸银杏树干,手感冰凉,再摸摸柳树,却掌心发热。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盛夏时节,阳光直射地面,气温高达40.20℃时银杏树下为35.30℃,气温与银杏树荫下温差为4.90℃,而垂柳温差仅为2.30℃,这表明:银杏调温能力是柳树的两倍多!因此,自古以来,聪明勤劳的成都人民喜欢在屋前房后、寺庙道观、衙门祠堂等都栽种银杏树,营造出了大片的银杏林区、银杏林带,这客观上对成都市民的居住区域有调节气温、改善小气候的良好作用。所以,成都市著名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人民公园、青羊宫、崇州庵画池、郫筒望丛祠等地,都有大量的古银杏保存下来,也就不足奇怪了。

▲摄影@严理

  堰功道旁边“张松银杏”原本植于三圣寺,后几经周折才被都江堰移栽到离堆公园里面。它本是一棵雄性的银杏树,所以,千多年来从未结果,但说来奇怪,它在2000年的金秋却喜得贵子,从不结果的千年古树居然硕果累累。就因为这个事情,又有专家指出:“张松银杏是雌雄同株,正常情况下,每年它都有可能开花结果。”

  1986年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其中猪八戒、孙悟空们偷吃人参果的片段吸引了很多观众,其中的人参果树原型就是这棵张松银杏呢!这银杏树因其独特的造型、又与三国人物有一定的渊源,是都江堰离堆公园里面的镇园之宝,所以,在2004年它顺利获得了“十大名桩”的殊荣。

  比起这三棵千年银杏,在成都市老城区百花潭公园的“唐代银杏”一点儿也不逊色。

▲百花潭公园的唐代银杏 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这棵唐代银杏,已有1700年的历史。考证来源,可知该树于1980年12月才从汶川县漩口镇白花公社胜利大队胜固寺移植到百花潭公园。它桩头如手掌,坐北朝南,其朝南部位系明末清初遭雷击后残留下的炭化黑纤维。千年银杏有灵性,它真实地见证了四川从汉唐盛世到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百花潭公园离四川省社科院比较近,所以,吾师沈伯俊教授生前经常到公园来散步、听笛,有时候他坐在这棵唐代银杏树旁的石椅上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我收到他的电邮后也就即兴和一首。2017年4月,吾师《诚恒斋诗草》出版已有些日子,我便到省社科院沈先生家里拿到几册签名样书。现在重新阅读昔日的师友唱和之作,却已是人去楼空。转瞬四五光阴又过去了,但留在弟子心中的美好记忆不会暗淡,也不会褪色,就像这百花潭公园的“唐代银杏”一样,年年依旧,岁岁金黄。

▲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上周周日,我到文殊院学古琴。刚进入文殊院的山门,就看到门口有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下的白果与黄叶随落随扫,环境十分干净。鼓楼前免费给游客们提供茶水,他们想得太周到了!我饮一杯菊花茶,道一声谢,继续向和平塔旁边的文殊琴舍走去,坐在教室里,抚一曲《秋风词》:“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笔下的落叶是古老的银杏树叶吗?李白诗中的明月是我窗前读书的那轮明月吗?浩渺的宇宙没有声音,古老的银杏树没有回答,一切如初,一切又都变了模样。

  ▲文殊院内的银杏树 摄/沉沉

  昨天,我牵着鼎儿的手一起回老屋看望母亲大人,母亲看见我们回家了,马上忙着给我们弄白果炖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文火慢慢熬,满屋都飘着农家鸡汤的香气,她看着鼎儿吃得带劲,不停地劝我也再多吃一点。席间聊起很多往事,有兰草古渡的猪市、有白家楼房的千年银杏、有白羽乌骨鸡的养殖、也有刀郎的2002年第一场雪,母亲说:“栽棵银杏树,子孙都享福。成都的银杏树很多,所以,成都人有福!”(作者:王国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