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pn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2023年锦江区“我们的节日·清明”诗会志愿服务活动举行

发表时间:2023-04-07 16:3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关 荣

  4月2日,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锦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锦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锦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总队主办,锦江区文化馆、锦江区文化馆志愿服务队承办,锦江区文化馆国学馆协办,锦江区诗词楹联学会执行的“名家进社区 艺起办大运”——2023年锦江区“我们的节日·清明”清明诗会志愿服务活动在锦江区文化馆·国学馆(明伦书院)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现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主任、岷峨诗稿社社长刘道平;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民俗专家,省委党校教授孙和平;锦江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中华诗词白雀奖终评评委罗云轩等专家及诗词爱好者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锦江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中华诗词白雀奖终评评委罗云轩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诗经·桃夭》,罗会长的精彩讲述和吟诵,让大家仿佛进入到古朴的先秦时期,让我们对于诗经大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包涵的更多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人文精神。

  四川省诗词协会会长孙和平教授,从我们的节日清明讲到中华五千年的民俗,从杜牧的《清明》诗讲到人类心灵的归宿,从原始的图腾崇拜讲到祖先崇拜,敬天法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更确切而言是博爱精神的传扬。孙会长妙语连珠,给人智慧的启迪。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创作委员会主任刘道平,结合个人的创作体会,从三个方面讲授了如何提高诗词质量:一是诗要用形象语言,用好六觉,触景才能生情;二是要有一个好的立意,诗言志,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三是好诗不厌百回改。事例生动、风趣幽默,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中华诗词学会顾问,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四川大学周啸天教授为大家讲述了杜甫在成都的创作经历,周教授信口而谈,引经据典,让人不觉有高山仰止之感。“一席诗词话,十年萤雪功”,让与会诗词爱好者领略到诗词大家的风范与诗词的魅力,足慰平生。

  讲座不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笑声,老中青幼的诗词爱好者济济一堂,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诗词文化走进社区,走向千家万户,让人感觉到在习总书记“文化自信”的教导引领下,中华文化正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会后大家争相簇拥在几位诗词巨擘身旁合影留念,都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多更广泛地举办。(图文/锦江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