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金色字体.png
  • 金色字体.png
中国文明网 |红星新闻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好人巡礼】曹月柳:深扎新闻第一线18年

发表时间:2024-01-16 14:09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 亚

  认识曹月柳是在多年前的一次文学活动中,做事认真、负责。当时我只知道她是作家,以散文创作为主。后来才知她在双流区融媒体中心工作,长期在第一线,一做就是18年。2023年第四季度“成都好人榜”公布,曹月柳以敬业奉献获得荣誉。

  多年来,曹月柳始终坚持“情系人民、扎根人民、服务人民”,将新闻触角深入群众,获得各级各类新闻奖项超200个。

  新闻梦想

  曹月柳是广安人,并不是天生的新闻人。大学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因为对新闻事业的热爱,经过不断学习、废寝忘食地工作,成功转型,成为一名扎根在基层的新闻人。

  双流汛期的河边、风雨中的城市里、乡村的泥泞之路上、工厂的车间里、百岁老人的家中、青春涌动的科技园里……在新闻现场,对曹月柳来说,并不仅仅是一次次的采访,而是通过新闻讲述双流美好故事。

  这些双流故事,正是双流发展历史的真实记录。当我再次翻阅这些资讯时,仿佛看到了曹月柳在现场采访的身影。

  深扎第一线

  做新闻媒体,辛苦而有味。我也曾在媒体工作,自然知道其中的甘苦。曹月柳从事媒体这一行,一做就是18年,故事自然不少,比如连续奋战,编辑文稿。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乘冲锋舟直抵震中参与报道,通宵撰稿1.5万字,发出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最强音。做编辑这一行,最怕是无米之炊。遇到没有好的文稿,就需亲自上阵,撰写文章。虽然是不大起眼的豆腐块儿、却是举足轻重的内容。

  曹月柳回顾工作经历,就忍不住感叹:“做一段时间的媒体,容易;长期做下去却是需更多的耐力。”有的同事转行,她却依然在坚持。这种坚持,不只是因为新闻理想,更与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行相关。

  2017年底,因为岗位调整,曹月柳开始负责编务科工作。编务科被称为采编线上的办公室,涉及前端选题策划、后端考核及考核办法起草以及承办编委、编务会等一系列会议等,还有多种宣传汇报材料的撰写,工作繁杂琐碎,不能有半点马虎。当时,由于人手紧缺,整个编务科仅有3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坚持工作,完成了一次次任务。

  2022年下半年,她和她的团队接下了“云上双流”APP资讯的编辑工作;2023年年初,她又和她的团队接下了学习强国双流融媒号的编辑供稿任务。这些工作,都在拓展着新闻的边界,也让曹月柳认识到今天的媒体发展,是不断演进的过程,“唯有努力向前,才能不辱使命。”

  从记者到作家

  不管是做编辑,还是做记者,曹月柳都是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忠实记录这个时代的故事,美好的,不美好的,都是这个时代所发生的。双流经济发展快速,人文故事也典型,这些都构成了今天的媒体特色。”

  从记者到作家,看似一种文字的跨越。对曹月柳来说,却是水到渠成的事儿。“每天接触新鲜事物太多了,这时候就有表达的冲动。于是,写了几篇文章,想不到大家还蛮喜欢看,就这样,一直写下来。”

  在工作之外,曹月柳还兼任着双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这也让她与其他的新闻人有了区别。“虽然都是从事文字工作,但两者之间有交叉融合,也有着共性,即通过敏锐地发现,书写新时代的实践故事。”

  凭借着写作,曹月柳在2023年成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这是荣誉,也是挑战。我还需向艾芜、李劼人、周克芹等大家学习,处在这个千年大变局的时代,可以书写的内容很多。这也让作家有了更多的使命感。”(素材来源:成都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