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呵护艺术之花当懂得“取与舍”

发表时间:2016-03-24 06:5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芭蕾、交响、歌剧、沪剧、越剧、评弹……上海现有18个国有文艺院团,涉及的艺术门类可谓不拘于一格、不泥于一态。如何能让文艺百花园每一朵艺术之花沐浴更多阳光雨露?如何帮助彼此独树一帜的艺术样式找到各自最适合的前行道路?上海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扎实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分类改革,让上海的文艺发展既能顶天立地,也能铺天盖地——(3月23日《人民日报》)
  文艺,是人们思想碰撞的火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我国文艺事业的大观园中,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尤其是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文艺,更是种类繁多,绽放异彩。
  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文化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影响,许多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优秀传统文艺,遭遇了“后继无人”甚至是面临消失的困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受经济条件、自身环境、人才队伍等多方面的限制,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更为严重。如笔者所在的地区,儿时经常听到的一种叫做“善书”(说唱形式)的民间艺术,现在很难寻觅其踪迹。还有荡腔锣鼓、戏子架、黄梅小调、丝弦锣鼓等一些比较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优秀传统艺术,皆因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后继无人或濒临失传。以此类推,全国各地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的优秀民间艺术该有多少?恐怕难以估计。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各地已经意识到民间优秀传统文艺的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予以积极应对。那么,如何去抢救、挖掘与呵护这些涵养人们精神生活、陶冶人们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伴随人们成长的民间艺术瑰宝呢?笔者认为,还需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权衡好其中的利弊,也就是说要懂得取舍。
  所谓“取”,就是要注重艺术的社会效益。众所周知,大凡优秀的传统艺术,都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并且是对人们的思想及社会文明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其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健康向上的,具有成风化人、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因此,各地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艺繁荣与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文艺的人民性、把文艺事业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既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保护优秀传统文艺,更不能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甘愿做市场的奴隶。
  所谓“舍”,就是要注重保护好传统文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许多优秀传统文艺的传承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要想留住这些散落在各地的民间艺术瑰宝,就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舍得投入。要视不同情况对地方文艺进行抢救性的发掘与保护,加大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使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如上海市,文艺发展立足于传承与创新,推进“一团一策”分类改革,多措并举对沪剧、越剧、评弹、滑稽等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艺术进行保护,让上海本土文化艺术重新焕发出了新的魅力。
    总的来说,无论哪个地方的哪一种艺术,它们都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朵艺术之花。只要用心呵护、懂得取舍,就一定能够深深根植于沃土、绽放得更加娇艳美丽。(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