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 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活态非遗”让非遗真正活起来

发表时间:2018-11-08 09:49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2018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将于11月2日晚在佛山举行。11月1日上午,2018广东(佛山)非遗活态展率先在佛山岭南天地开幕,1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惊艳亮相,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互动。(《佛山日报》)

  活态非遗,顾名思义就是让古人遗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动起来”“活起来”。比如广东佛山在近日举办的非遗活态展中,非遗传承人现场向观众展示的贵州苗族芦笙吹奏、澳门龙须拉糖、钦州坭兴陶烧制技艺表演等,这些都是将非遗由“静态”变为“活态”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相对于静止不动的非遗文化来说,“活态非遗”更能吸引观众,推动非遗融入生活,得到较好地传承。

  “活态非遗”,增强公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众所周知,非遗是古人留下来的不可复制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其通常是以静止状态遗存于世。也正因如此,不少人对非遗文化知之甚少。一方面,大量的非遗文化流落民间不为外人所熟知,或是被历史的尘土所掩埋;另一方面,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需要有人去了解和继承。到底如何破解这一尴尬局面,让非遗文化更好传承、推广普及开来。应该说,佛山等地组织的非遗“活态”展示、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非遗文化等形式,不仅激发了社会公众对非遗的强烈兴趣,更增强了人们对非遗的认知度,同时也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使非遗文化得到较好传承。

  “活态非遗”,推动非遗更好走进现代生活。尽管非遗是古人遗存下来的文化遗产,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但其大多年代久远、实用性也大大降低,并且与现实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既然如此,要想拉近非遗与人们的距离、将非遗更好地传承下去,就要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激活非遗文化。比如广东佛山等地,其组织的芦笙吹表演奏等非遗活态展示活动,不仅将“静态”的非遗变“活”、变得“会说话”,而且一下子拉进了现代人与非遗之间的距离,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走近百姓生活。

  “活态非遗”,让人们更好地认知非遗,推动非遗走进现实,让非遗真正变得“活起来”。只有通过现代人的接力传承、精彩演绎,非遗才能够重新焕发出魅力、释放出最大价值。(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