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标题-1.jpg
  • QQ截图20180410151123.jpg
  • 成都广告图.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并非此消彼长

发表时间:2018-12-21 14:10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近日,《北京新闻出版广电发展报告(2017—2018)》(《北京传媒蓝皮书》)正式发布,数据显示,北京市综合阅读率居全国领先水平。《北京传媒蓝皮书》提到,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规模达到152亿,同比增长26.7%。数字阅读的全民参与度稳步提升。这个消息很快引起了关注,有人提出疑问:如果数字阅读率不断攀升,纸质书阅读率会不会受到影响?出版业将会如何发展?(12月14日中国新闻网)

  数字阅读风潮席卷而来,看纸质书的人会越来越少吗?这应该是当下很多人的疑问,对于这个问题,业内相关专家给出了解答,他们共同的答案是,在网络时代,纸质阅读不会消失,因为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表面看,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形式和习惯,对纸质阅读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可以从现实中一些实体书店的倒闭中看到。但是,这并不能证明纸质阅读没落了。事实上,纸质阅读不仅没有衰退和没落,反而实现了“逆生长”,这是有数据证实的——今年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成果指出,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9.1%,较2016年的58.8%上升了0.3个百分点。这就足以证明纸质阅读的“坚挺”,纸质阅读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抗击力。

  出现这种结果,主要因为,一方面,一批读者的纸质阅读情结没有改变,虽然电子阅读司空见惯,但是,仍然有一批读者比较“怀旧”,仍然保留着纸质阅读的情结,保持着纸质阅读的习惯,与电脑和手机相比,他们更喜欢那种一杯香茗一本书,在安静环境闻着墨香、细细品读的感觉,这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对文化的坚守。

  另一方面,电子阅读虽然在生活中看似很普遍,但是,这种阅读却有着较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局限,那就是,数字阅读只适合碎片化时间的浅阅读,也就是快餐式阅读,并不适合鸿篇巨制的深阅读,因为时间不允许,环境不适合。因此,数字阅读大多都是阅读一些娱乐化的短文章,无法啃一些大部头的经典名著,这样的阅读缺乏营养,其效果和质量,也显然是无法与纸质阅读相提并论的。甚至可以视为是一种浮躁、肤浅和功利的体现,对提升人的素质和修养,传承优秀文化有着一定的制约效果。这些都是数字阅读的局限和不足,也是纸质阅读受到欢迎,并且逆势上扬的主要原因。

  可见,同样是阅读,阅读的意义和效果则大相径庭。在肯定数字阅读的同时,也应该反思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放下手机,捡起书本,才是最正确、最应该鼓励的阅读姿势。

  总之,数字阅读无可厚非,但是,却应该意识到两者的差异。这就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搭建平台,消除这种差异,实现两者的互补互融。比如,纸质书可以转变思路,提升服务,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通过网络来实现飞翔;数字阅读也应该积极与出版社联合,将网络原创文学转化为出版物,延长作品的生命和效益。(简阳评论员:刘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