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020180410552981422185.jpg
  • 未标题-1.jp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让乡村多些“种文化”的人

发表时间:2020-11-23 11:2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田怀新

  “在农家书屋办学就是‘种文化’,让中老年人学时事政策和现代知识,让孩子们有个‘第二课堂’。”夏昭炎说,“乡村之美主要在于自然,但诗意的美却离不开文化。”今年85岁的夏昭炎是全国道德模范、湖南科技大学原文艺学教授。退休后,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谭家垅村居住。十多年来,他与老伴儿杨莲金在家乡崇文兴教、涵育乡风、反哺桑梓。他们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创立书屋、开办学校、成立活动中心。在当地,夏昭炎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热心人、新观念的倡导者和新乡贤的代言人。(11月1日《光明日报》)

  夏昭炎是一名文艺学教授,也是一位耄耋老人,可以说,已经功成名就,接下来的日子应该功成身退,或含饴弄孙,或种花养草,修身养性,安享晚年。可是他没有,在退休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致力乡村文化建设和文明引领,这种选择,展现出一个人的高尚追求和人生境界。

  夏昭炎是文艺学教授,是道德模范,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和深厚的美学功底,更承担着传播道德、引领文明的重任,如果这样的拔尖人才和社会模范赋闲在家,无疑是一种人才浪费。正是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肩负的道德使命,他才选择回归家乡,造福桑梓,这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使命使然。在他看来,作为道德模范,就应该发光发热,照耀和温暖别人,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去影响、引领和教化别人。

  农村文化基础薄弱,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缺乏必要的文化传播者和文明引领者,封建迷信、黄赌毒乘虚而入,婚丧嫁娶铺张浪费等现象依然突出。这就需要有人扎根基层,对群众进行思想改造和行为引导,重建文明、健康的乡风。夏昭炎夫妇就是这样的人。

  而在具体工作中,夏昭炎的做法也可圈可点,充满智慧。首先,他们夫妇二人选择以农家书屋为阵地,农家书屋原本就是文化阵地,在农家书屋开设道德讲堂,符合书屋的文化属性和道德教化的定位。再者,在道德讲解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解析汉字特长,把一些做人处世道理与字形字义结合起来,用生动方式进行讲解,将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也增加着讲解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另外,他还在书屋传递科学知识,引领健康生活。这无疑十分符合群众的关注和需求,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很多人迫切希望了解和掌握一些健康知识,而农家书屋里的健康讲堂,对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还有,他不仅创办了少儿假期学校,还开设了老年学校,这种精准设计,满足着不同群体不同口味的需要,能够让不同年纪的人在这里都能受到文化和道德滋养。

  但是开班授课并非易事,不仅需要师资场地,还需要教材等,夏昭炎夫妇倾尽所有,购置旧房子,自编教材,他们的举动也引来群众的仿效,有人腾出了自家的临街门面作为借阅点,有人积极参与图书捐赠活动,有人积极加入义务代课行列,有人成为支教志愿者,当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乡贤。可以说,是夏昭炎夫妇是星星之火,点燃着公众的公益之心和爱心之举。因此,夏昭炎夫妇不只是在开班授课,播种文化,更是在传递着一种健康的人生追求、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不息的奋斗姿态,吸引着更多人将目光投射到农村文化建设上,这对农村文化事业无疑有着深远意义。

  原本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却选择了发挥余热,从夏昭炎夫妇奉献的身影中,我们能够看到一对高级知识分子高尚的人格魅力、责任担当、人生追求和反哺情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和素养,及早谋划退休生活,发挥余热,书写人生完美篇章。(简阳评论员:吴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