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三件事

发表时间:2016-03-28 10:1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娜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总书记的讲话已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如何围绕讲话精神,结合农村基层实际,想方设法涵养向上向善力量,培育群众信仰成了我们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做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三件事。

  一是挖掘群众身边的榜样人物,让民族优秀传统精神触手可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思想意识不高,生活习惯老旧的情况。群众对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生活中联系不上,理解不深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遇到的最大难关。因此,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转换为形象的示范成为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许多基层党委、政府把发动群众评选身边榜样人物作为工作抓手取得了较好效果。评选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道德之星、文明之星,挖掘新乡贤,张贴孝道红榜,让文明办作指导,让镇村组织实施,让户社群众参与,由推荐到投票,由投票到公示,由公示到表彰,由表彰一个人到引领带动一群人。道德模范吴永秀、秦坤、中国好人刘光宇、张发进等等一大批来自本地群众中间的榜样人物便是很好例子。印制榜样宣传册,把榜样请进道德讲堂,采用精神、物质双向激励,体现党和政府对正能量的倡导和引领,实现了由抽象的说教到形象的示范引领的转变,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代表的个人价值准则变得有典可范,有章可寻。农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二是组织形式多样的践行活动,让群众从切身体验中感悟道德。如果说评选身边榜样是入眼,解决学的问题,那组织践行活动就是入心,解决做的问题。正如毛主席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是一样,只有让群众亲自参与到道德践行的过程中,才能达到让人转变认识,实现乡风民风文明的效果。近年来,成都市大力推动的志愿服务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群众道德践行活动模式。一批社会化志愿服务组织的成立又为广大群众亲身参与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诸如彭州博爱义工一样的志愿服务组织,吸引了上百名农村群众志愿者经常性地参与关爱老人、关爱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快乐了自己,又传播了正能量,影响了更多的人。

  三是营造浓厚的向上向善氛围,让社会正能量伴随群众生活。最好的教育形式是潜移默化,而要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营造浓厚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一年来,成都市及其各区(市)县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广泛宣传好人好事,在街道、广场、车站、院落等公共场所利用户外墙体广告、LED显示屏、宣传提示牌等方式广泛宣传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内容,实现了主题公益广告占广告总数20%以上,把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和主题思想以生动的形式常态地展现在了群众面前,融入了群众生活,在农村实现了“润物无声”的精神文明建设效果。

  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创造实实在在的载体,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面对广阔的以农业、农民为主的农村,更应如此。(彭州 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