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文艺创新要把根放在基层群众身上

发表时间:2016-03-25 14:19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重点扶持文学、剧本、作曲等原创性、基础性环节,注重富有个性化的创造,避免过多过滥的重复改编。基于此,审视当下的文艺创作,我们会发现:模仿的多了,创新的少了;离银行近了,离生活远了;离网络近了,离群众远了;买外国的版权贴中国标签的多了……(3月24日《人民日报》)

  “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既是文艺工作者应该坚持的创作原则,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创作的灵感源泉,也是文艺作品的服务对象和唯一评审。脱离基层群众的文艺作品,难免陷于千篇一律、空洞乏味的模仿与臆想。

  当下的文艺创作,“借鉴”多、新意少,“商机”多、内涵少,恰恰更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到人民中去。

  到人民中去,需要为时代把脉,做出反映人民大众心声的作品来。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印迹,也都是由全体人民共同构成。文艺作品为时代而歌,就必须为群众发声,无论电影、戏剧、歌舞、文字,都应该反映整个民族的精神品质,弘扬整个时代的主流旋律,才能有灵性有新处。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正是深切关注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民的命运,才会有鲁迅的《呐喊》、《彷徨》,才会有老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才会有巴金、茅盾、闻一多等许多文艺先辈的不朽篇章。

  到人民中去,就要多一些清高、少一些铜臭,多一片清醒、少一点浮躁,文艺作品不仅有娱乐性,更有巨大的教化作用。文艺创作到人民中去,不能是一味迎合某些“三俗文化”、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甚至因此产生大量流水生产的复制品,自甘于低俗谄媚。商业市场应该只是文艺作品传播精神价值的途径与手段,而不能作为其最终目的。我们都听说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更要认识到,文化是“魂”,能陶冶情操,能提高素养,能弘扬正气,能催人奋进,社会效益才是文艺作品所应当追求的终极价值。我们应该相信,是金子,任何时候都会发光。如王安忆所说:“一个作家,要敢于写不那么好看的小说。”文艺作品应是社会风气的向导而非奴隶,只要作品本身质量过硬、代表广大人民的心声,一时的沉淀后必将产生长久的回响。

  到人民中去,最重要的还是要在“深”字上下工夫。关注人民越“深”,作品质量定然越“精”。因此,扎根基层群众非得要扑下身子去,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作、同欢同喜同悲愁,这才能描得出人文、抓得住情怀、触得到灵魂。清末弹词名家李文彬跑遍了浙江20多个衙门、花费10余年时间,才写成传世佳作《杨乃武》;苏州弹词艺术家金丽生为了创作一部描述大庆人的评弹作品,与油田工人同吃同住2个月;71岁高龄的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尚且学习了解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将“有木有”、“内心是崩溃的”等网络新语熟练恰当地融入传统评书里。再近一些的,路遥扎根陕北甘泉县,下煤矿、走乡村、绝浮华、处陋室,6年时间写成《平凡的世界》;陈忠实融汇毕生经历,深挖家乡人文,4年殚精竭虑写成《白鹿原》。

  纵使时代更迭,但“扎根到人民中去”的精神内核始终没有改变,这是驱动文艺创作不断推陈出新、产生佳作精品的根本力量。(新津县评论员 朱云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