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好人365:传承非遗路上需要更多“拉孟”

发表时间:2016-01-28 06:33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凤鹃

  拉孟,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成都市武侯区拉孟绘画艺术交流中心画家。从2008年起,拉孟就用自己的绘画收入先后资助40多个与他有共同梦想的孩子学习绘画。他还给孩子们安排藏文学习课,他说有了较好的藏文基础后,孩子们能够深入研读经书和文献,从中汲取传统绘画的技巧和造像的法度,成为能够自主创作、开拓创新的独立画家。此外,他还组织孩子成立了民族团结歌舞队、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少数民族联络服务站,义务演出为百姓服务。他表示自己一生志在培养懂得感恩的传承者,让唐卡这个藏族文化艺术的瑰宝能代代相传。(中国文明网)

  透过拉孟的故事,我们似乎应该能够看到这样的细节。即,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只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的却是有着热爱和执着。一方面,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着一颗敬畏之心,从这样的敬畏之心出发,才能够收获对于文化的执着。另外一方面,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我们呼吁更多像拉孟这样的人加盟。当然,如此人物的出现,需要有着宏观政策的支撑,才能够最终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能够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能够从长计议。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效果。

  “拉孟”告诉我们,传承非遗需要具备专业精神。正如对于唐卡艺术的执着那样,正是拉孟自己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派系和画风,这或许才是非遗传承的前提和基础,即对于非遗文化的历史和传统来说,都能够有着细致入微的专业精神,从这样的专业精神上能够看到其中的痕迹,也能够明白其中的脉络。对于专业精神来说,即是能够对于每个领域内的非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建树和造诣,如此才能够实现非遗文化的传承。拉孟做到了,而其他领域同样有着相似的需求。

  另外,“拉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非遗传承需要更多无私奉献精神。在长达7年的事件里,无私资助40多个和自己一样有着梦想的孩子,这样的付出是艰苦的,但却是值得的。对于拉孟来说,这样的付出或许有着太多的困惑,但这样的困惑能够折射更多的故事内涵。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面对着非遗传承,应该有着更多鼓励政策和措施,让非遗传承道路能够健步如飞起来。否则,如果依靠着手艺人如此行为的话,或许不能够成功抵达彼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能够看到非遗传承的基本路径所在,不仅需要拉孟这样的人,更需要宏观政策的支撑。

  既然如此,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我们不仅需要呼吁拉孟这样的人物的出现,更是应该呼吁地方政府能够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对于非遗传承的规范,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看到非遗传承能够绽放异彩。

成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 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