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让战争灾难带来凝重的文化沉思

发表时间:2015-12-14 06:3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凤鹃

  12月1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今天,以国家的名义,祭奠30万死难同胞。78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城开始了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戮。英国记者田伯烈将这场暴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国际红十字会委员明妮.维特林女士在日记中这样记述:“从军事观点来说,占领南京可以说是日军的胜利;但以道德来裁判,则是一个民族美德的沦丧。”纪念,从不为宣扬复仇的怨念,只为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哀伤藏于心,实干强我邦!

  这是对民族灾难的真实再现,这是对惨无人道的侵略者的严厉挞伐,这更是对民族抗争力、民族自信力的激情讴歌。敌人是凶猛的,我们却没有被打倒;战争是残酷的,“中国不亡,有我”的民族凝聚力,却得到了空前释放。凭藉义无反顾、万众一心、敢于牺牲、战斗到底的民族气节,而让国家,走出灾难,走向胜利;走出屈辱,走向扬眉吐气。

  战争是不幸的,我们却有幸得到了凝重的灾难反思、文化沉思!并将这种民族大无畏精神,沉淀到每一位国人和正义者心中,成为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遵奉的公共价值、公共伦理、行为准则。成为逆流而上的精神内核。

  正是为了完成“文化上的唤醒”,对于战争灾难的研究和文化思考,一直是个永恒话题。比如德国作为二战战败国,一直有忠诚的忏悔意识,柏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上,“记录了所有遇难者的名字与生平,工程之大要花上10余年才可能将它们逐一读完”。2013年默克尔访问达豪集中营时曾沉痛地说:“这个集中营代表我们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恐怖篇章。”遭受大屠杀的犹太人,也以民族特有的方式走上了痛定思痛的历程,“别人的道歉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不能漠视淡忘记忆,”“讲述受难者的个人故事,加强更多犹太人对大屠杀的认同感”。这些年,我们加大了对抗日战争胜利、南京大屠杀等灾难的研究和传播,也正是对灾难文化的一种敬畏,对世界记忆的一种唤醒。提醒人们牢记灾难,以史为鉴。

  然而,在娱乐文化、物质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感官刺激、个性主义和享乐主义,受到了追捧,甚至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精神主流。不注重从历史经验、民族灾难中,汲取和精神营养、价值菁华,少有道德思考、伦理反思,我们的主流价值体系,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来,而会呈现一种信仰的空虚、价值的扭曲。所以,我们才不断加大对灾难文化的研究和思考。将在灾难和战争中总结出的终极的思考、凝重的价值,当成社会主流价值、积极的文化,让主流价值体系得到确立。

  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物质上的繁荣和强大,更需要文化和精神上的高贵、繁荣和伟大。善于从人类思想宝库、民族发展历程中,汲取有时代感的精神理想道德信念,并且将这种信念武装到每位国民的精神深处,融化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规范中,达成广泛的价值共识,这才是最大的“强大”。

  “ 灾难成为社会课堂,同胞遭遇的苦难和悲伤,才能真正转化成民族精神财富”。当下,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所以,我们更应该把主流价值观、民族自信力,当作所有国人的共同精神财富、国家信仰。通过国家公祭日之类的价值引导,让每位公民拥有崇高的理想和精神,拥有高尚的生活和信仰。为“中国梦”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成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 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