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两个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发表时间:2015-12-17 13:1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座谈会。刘奇葆强调,实现文化小康,主要任务在农村、在基层。要增强贴近性,把群众“要文化”和我们“送文化”匹配起来,着力提供接地气、有人气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要提高综合性,以村一级为重点,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着力夯实基层农村公共文化阵地。(12月15日中国文明网)

  说起小康,很多人想到的,是有房有车、有吃有玩;却不曾想到,还得有学有读、有思有梦。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全面实现小康,绝不只是“经济小康”,也要“文化小康”,“两个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小康”的路上跑得很快,已经跑到了世界的前面,缺衣少食的艰难岁月几乎已成过往,但是,我们的“文化小康”却掉了队,我们心灵的绿洲不同程度的存在荒芜。一些有钱人并没有觉得有多幸福,甚至干着不是人该干的事,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文明社会不但不能靠金钱来堆砌,反而可能将其毁弃,“文化小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但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紧要关头。

  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指出:“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要树立“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全面小康,显然只是镜花水月。当前,“经济小康”的短板和痛处在农村,“文化小康”的短板和痛处也在农村,殊不知,喝茶打牌成了不少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低俗表演”也被当成是“文化娱乐”,因此,对广大农村进行 “扶贫攻坚”,也切不要忘了“文化扶贫”。

  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全面实现农村的“文化小康”呢?首先必须沉下基层、沉入农村、沉进农民朋友的心里,结合乡村文化风格,结合农民朋友心理,推出一批教育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俱佳的文化产品,也可多搭平台,多做引导,让农民朋友自编自演,自娱自乐,那种带着一帮队伍,唱几首歌、跳几支舞、拍几张照就走的“文化下乡”活动,尽量少搞或不搞。

  要全面实现农村文化小康,还必须对接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路,一条符合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的新路,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民村名镇,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起来,要让乡规民约、乡风民俗、家风、家规、爱老孝老等融入到农村的文化建设之中,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其中。

  要全面实现农村文化小康,还得有一群沉得下基层、留得住农村的文化人,要充分调动大学村官、乡村教师、退休干部和知识分子等文化乡贤的积极性,一对一、手把手的为农民朋友开启文化的大门,走进精彩的文化世界。

  要全面实现农村文化小康,文化场馆不仅要建起来,更要用起来。虽然不少农村都涌现出了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但每天享用的人却廖廖无几。原因何在?没有好的宣传、策划、组织和引导,这些场馆不过是一个摆件而已。

  “经济小康”只能给人身体上的满足,“文化小康”才能给人心灵上的强大,唯有身心俱佳之人,方可使文明之花香远溢清。(金牛区评论员 王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