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示范片区华带动城市细管理之变

发表时间:2015-11-27 06:43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周凤鹃

  六大示范片区

  锦江区合江亭水井坊片区

  青羊区浣花草堂片区

  金牛区黄忠片区

  武侯区桐梓林片区

  成华区建设路片区

  高新区蓓蕾片区

  大城市,细管理、严管理。作为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试点示范,今年,中心城区首批选择6个示范片区进行试点,旨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成都建设管理经验,尤其是汇聚城市管理的创新智慧,向全市推广运用,推动城市管理转型升级。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创新示范区,管理者期待让市民参与其中,感知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感知转型升级过程中城市管理的点滴变化。

  “在成都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路径中,首批示范片区既要突出文化底蕴,又要凸显区域特色,不仅市政设施要逐步完善提升,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示范片区还要努力实现功能更完善、业态更合理、市容更整洁、居住更舒适、生活更便捷、秩序更井然、管理更科学。”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解释。

  6个示范片区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并被赋予了更多“期待”。6大示范片区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提升质量,总结经验、推广运用。在加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环境“软件管理”的整体设计和诸多创新,并为成都城市管理转型升级创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历经一年多的硬件改善和软件提升,我市首批示范片区已经实现“华丽转身”,即将进入验收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入示范片区,寻找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细管理”,期待以点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开。

  完善设施

  景观打造

  道路“白+黑” 路面品质提升

  黑黝黝的路面,白色的交通标志线,整洁而清爽。车辆行驶在天仙桥北街、磨坊街、水津街上,路面的舒适感让人体会点滴变化。今年8月,随着太古里周边的纱帽街等中小街道完成道路“白+黑”路面治理工程,水井坊合江亭示范片区的路面改造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据介绍,南纱帽街、中纱帽街、北纱帽街、南糠市街、西糠市街、油娄街道路也实施了路面黑化、拓宽工程和井盖病害治理工程,对破损道路进行整治,铺设新型沥青,安装最新“三防井盖”,提升道路平整度。

  而在桐梓林示范片区,道路的黑化工作也于9月底全面完成。“全部采用高品质SMA沥青材料铺就,同步实施了“三防”井盖、水箅的更换以及过街管线的改造。”据介绍,路面品质的提升,减少了噪音,提高了路面行驶的舒适度。在桐梓林示范片区,为了不让树池裸露灰土,改造了270个树池,重修修葺了小型的方形树池,让人行道与树木之间有了明显的隔离,也更美观更安全了。

  黄忠示范片区对黄苑东街—同育街、同兴路(同兴北街口—同善街口)、同友路、黄忠路等12条路的改造。其改造主体主要包括路面黑化改造、人行道更换面砖、车行道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等;同时还要完善树池、城市家具、道路标线和过街排管;并同步实施黄苑东街、同友路等道路窨井盖整治,增设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以及对同兴路侧金牛二斗渠进行治理。

  景观打造 城市更宜人

  一面长约百米、高三米的绿色植物景观墙,从桐梓林北路一直延伸到拐角的另一条小街上,风吹过,绿浪荡开来,别有一番景致……你以为这是风景区?不,这只是位于桐梓林示范片区的一个小游园。小游园内,地面整洁,花香四溢,池水清澈,居民三三两两休闲聊天,好一副“巴适”成都的画面。

  这就是成都6大示范片区今年改造景观的缩影。桐梓林片区对这个“英语角”小游园内的路面,中央水池、小花园、景观墙,欧式雨棚,铸铁座椅等进行了整体的打造。另外“景观墙的植物,是不需要特别浇水的,可以保持常年绿色。”武侯区治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不仅如此,走过游园,一排吊式花篮点缀着小区的外围墙;统一的黄色地砖,“这个压印是整体性的,不会积水,抗压性强,同时也避免了砖块没货导致无法替换的问题。”细管理的城市,总是能带给人欣喜。

  公共绿地成为示范片区打造的必要元素。在水井坊合江亭示范片区,针对双槐树、化工院门前、青龙正街等公共绿地出现土裸露等情况,进行了统一植绿;对香格里拉5处节点“邮票绿地”植绿、“城市小品”和“滨水空间”进行打造。在黄忠示范片区,为了实现店招商招的统一风格,对店招商招进行编号管理。以每条道路为单位,对经审批办证的商招店招进行统一编号并粘贴号牌,做到门牌号、招牌名称、招牌证号、辖区自编号“四统一”。此外,黄忠公园东侧的绿地景观提升改造已基本完成;同济桥摸底河侧绿地景观提升改造正在实施,预计12月底完成打造。

  院落整治 打造更美的家

  走进水井坊片区青莲上街56号院落,清幽的川西民居风格让人耳目一新。打造成青莲上街56号院落这样风格的,在水井坊合江亭示范片区还有12个老旧院落。

  为有效提升院落环境,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在此次示范片区的打造中,老旧院落也是其中一部分。锦江区同步实施5个老旧院落的全面整治和天仙桥片区8个院落提升工程,“在对5个老旧院落进行提档升级的过程中,同步实施了院落雨污分流系统的治理,并同步完成彩色沥青混凝土地面,屋面清理、屋面防水及改坡工程,建筑物立面整治,对严重破损的车棚进行了修缮;院内相关景观打造,牛皮癣治理等等。目前,院落整治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镗钯街片区立面整治、节点打造等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设计。”锦江区治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桐梓林示范片区,针对院落硬件设施破损不及时维修、居民参与院落自治意识淡薄等一连串问题,启动了老旧院落实施环境整治,居民变身志愿者,院落如何改,住户投票决定。不到一年时间,院落坑洼的路面平整了,下水道畅通了,屋顶也不再漏雨水了,中心城区的老旧院落,重新焕发出光彩。

  区域特色

  文脉积淀

  水井坊合江亭片区

  面积:1.2平方公里。

  范围:示范片区由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和大慈寺“高端现代服务业产业圈”及合江亭“特色风貌片区”组成,含6个社区,50条路、街、巷。

  锦江区:“历史文化街区”+“高端现代服务业产业圈”+“特色风貌片区”融合演进。

  在水井坊合江亭片区,以水井坊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川西院落为载体,融合餐饮、时尚、休闲、娱乐等为一体,成为继文殊院、宽窄巷子改造后主城区最后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项目。这是一个产业与生态互促,空间与形态灵动,传统与现代交融、人与环境和谐,充分体现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的精品示范区。

  在锦官驿街,座座中西合璧院落式休闲互动集群,均是川西古建,保持着川西原汁原味,融合了最原真的老成都历史文化基因。据介绍,水锦界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崇德里保护性改造利用,将传统性的文态向当代性的生活功能性转变,传承老成都文化脉络,培育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依托府河、南河的自然本底,通过思蜀园、“邮票绿地”、“亲水空间”打造等,构建优美化的城市生态。通过太古里、九龙仓、晶融汇、水锦界、香格里拉和兰桂坊等高端产业基地布局,构建现代商贸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金融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桐梓林片区

  面积:0.6平方公里。

  范围:片区内涵盖有二环路南三段、人民南路四段、桐梓林南路等街道。

  武侯区:设计文化多元、管理多元的管理新模式

  西式的建筑风格、印有中、英、日、韩四国语言的双语门牌、道路中央有鲜花装饰与雕塑点缀……这里是有着浓郁欧式风情的桐梓林片区,多元的文化扑面而来。在环境卫生较优、市容秩序良好的情况下,桐梓林片区如何再提升?

  路灯上挂上了吊式花篮、座椅选用老外更喜欢的铸铁长椅,挡雨的雨棚设计成欧式的,跑步和骑车的道路整洁更加规范……不仅硬环境提升了,软环境也有所改善。比如,这个片区的标识标牌增加了英文翻译。作为成都外籍人士居住密度最高的区域,在桐梓林片区,几乎每十个居民里,就有一个老外。为了让“老外”们尽快适应环境,桐梓林片区制作了生活指南、政务服务、就医就学三本服务手册。由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英语角”,走进了社区的休闲广场。

  黄忠片区

  面积:1.51平方公里。

  范围:以黄忠街道办事处辖区为核心,涉及12条道路。

  金牛区:“老城区”的代表更具示范意义。

  黄忠片区位于金牛区内,作为金牛区塑造的城市管理示范片区,黄忠片区是一个城区精细化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的交汇点。这里阡陌纵横,这里人员密集。作为“老城区”的代表,这里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转型升级具有更深的示范意义。黄忠示范片区挖掘黄忠地域的特色和文化传承。在黄忠街新建黄忠祠广场和“黄忠文化墙”,在黄苑东街金沙公园东社区文化广场设置“安全文化长廊”,在同育街设置“廉政文化墙”,让穿行于此的市民,在日常出行中,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底蕴。

  提升效率

  便捷服务

  目前示范片区的“硬件”提升初步完成,同时也探索了一批“软件”管理经验。为了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能力,6个示范片区还将配备更完善的街道城市管理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示范片区创造的经验,要具有可复制性。“这是验收的重要标准之一。”  

  “银发委员会”为环境打分

  辖区环境怎么样?居民说了算。针对居民对辖区环境卫生诸多不满意,黄忠街道办从居民中选出了37个委员,为环境卫生打分,以此来督促环卫工作。去年12月12日,黄忠街道公民议事会正式宣告成立。议事会从“搞卫生”入手,“街道办下放了考核环卫工作质量的权力给我们。”议事会主任韩顺德说。自此,黄忠街道的环卫作业考核,由以往的区(市)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的两个比例4:6,变成了区(市)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公民议事委员会分别按4:3:3比例进行考核。

  “别小看我们的检查,这和环卫公司的‘钱包’直接相关。”韩顺德说,议事会对清洁每扣一分,就意味着环卫公司要被扣30元钱。“虽然我们被扣了钱,但是我们认,居民的监督考核,对我们工作有很大促进。”黄忠辖区的环卫公司负责人对所扣的分,表示心服口服。几个月里被扣了1万多元,环卫公司不得不更加细致。

  “他们最怕我们检查。”韩顺德乐呵呵地说,委员们的检查都是“突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人来检查,“也许提个菜篮子就把卫生检查了。”“三方”共检制度实施以来,公民议事会共计开展环卫作业质量检查考核24次,扣分30分。如今,老头子们对环卫的考核也由以前的两次变成了一次,黄忠辖区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建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

  院落里的垃圾桶满了,打个电话给城管科工作人员,一会儿环卫公司就会有专人前来清理;路面出现状况,通知一声交通局,就能快速处理……今年2月,锦江区水井坊合江亭示范片区的居民们发现,自从成立了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处理城市管理的问题变得更加快捷、方便了。

  破除城市管理的顽疾,必须充分发动和调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治理成果的社会氛围。“其中一个探索就是成立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记者从水井坊街道了解到,为了理顺区、街道、社区三级层面的关系,在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层体系的同时,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了水井坊社区、锦官驿社区2个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站。

  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城市管理出现的问题,比如拾拣垃圾这些能及时处理的,服务站成员都会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如窨井盖遗失等,会立即上报解决。此外,服务站还广泛发动辖区商家共同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共治共管”局面。“这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只归城管局负责’的片面认识,充分发动了社区一级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街道综合信息指挥系统

  为实现高效管理,水井坊街道融合公安“天网”系统,建立起了街道综合信息指挥系统,实现了对主干街道及64个院落全天候网络监控。这样一来,城管队员就可以集中人力分布在各个背街小巷,管理力量平均密度达到每条街道8人,管理力量提高了2.7倍,帮助城市管理者及时发现各个问题,及时全面采集第一手信息。

  “一旦街面发现问题,我们会立即指派距任务发生点最近的城管人员前往处理,实现突发事件快速、及时和有序地解决。”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那么,如何精确得知哪位城管队员距离远近呢?原来,每位城管队员都配备有GPS定位系统、执法记录仪等先进的执法装备。“可以实时采集城管协管员的GPS坐标,而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也需要在记录仪上记录执法信息。”据介绍,这些数据都是他们考核城管队员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基于这套设备,水井坊街道已经建立起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系统,客观评价结果与城管队员绩效考核挂钩,实现城管队员“网格化、系统化”地效能督查。

  探索社区自治的多元参与模式

  最近,住在成都武侯区桐梓林片区的美国人杰夫发现生活越来越方便了:周边的路牌上添了英文翻译,楼下的小广场多了铸铁长椅,十字路口处有了拱形的公告栏……不光是“住得舒服”,社区开展的一些中外居民互动活动,让他有了中国朋友,心里“暖暖的”。

  原来,桐梓林示范片区内建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邀请热心公益人士和居民代表广泛发表看法,征求群众意见。加拿大籍建筑师王崭就收到了社区的邀请,希望他作为外籍人士代表,出席一场座谈会,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社区采用了他关于“片区内的路牌和指示牌双语”的提议。

  考虑到外籍人士人口较多,桐梓林社区还成立了一支由辖区热心居民、公益组织以及执法队组成的“特别中队”,目的是让“听建议”和“解决问题”常态化。“特别中队”在外籍人士聚集的地方设值班室,随时收集他们的建议和需求。比如,路灯上挂上了吊式花篮、座椅选用老外更喜欢的铸铁长椅、跑步和骑车的道路整治更加规范……“这些硬件的提升,都是与外籍代表协商过的。”

  而在水井坊街道先后形成了“一街一公约”、“一院一公约”33条,初步构建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多元参与的现代城市管理格局。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