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敬老助残莫忘设身处地

发表时间:2015-11-30 10:2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杨金祝

  近日,各地纷纷举行各式各样的志愿者、志愿服务评选会、表彰会,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第30个国际志愿者日,可见我们的志愿者精神已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志愿服务也在各地办得风生水起。就业、环保、社区公益、重大活动、技术扶贫助困,以及针对困难家庭子女或辍学学生的家教服务等各种志愿服务内容被开发出了越来越多的新项目,以服务需要帮助的人们。当今社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残障人士问题,又使得敬老助残一项成为最让人们挂心的志愿服务之一,而开展敬老助残的志愿服务工作,最离不开的,是志愿者设身处地为老人和残障人士着想的精神和行动!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我们之所以常将“敬老”及“助残”捆绑,在于老人和残障人士作为志愿服务对象时的相似性。其一是因为老人和残障人士都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其二,老人和残障人士所需的帮助不止于身体的帮助,还需要心理的帮助。

  强调“设身处地”,是强调既照顾到老人和残障人士的身体,又照顾到他们的心理,切忌“想当然”。所谓“设身处地”,在对他们的身体关照方面,应当先尽可能地扮演他们的角色,以确切体会他们的不便,再相应进行志愿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对他们的“心理关照”是否到位,是志愿服务能否起到事半功倍效果的重中之重。比如,许多老人和残障人士并不愿意被旁人当作弱势群体特殊对待,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被低看了,此时,一方面需要志愿服务的组织者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前的培训,使志愿者掌握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志愿者自身的志愿者精神做基础,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事先设身处地地考虑服务对象的生存、生活状况,服务中随时观察服务对象的反应,对服务做出及时的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非照本宣科,一个模式走到头。

  而如何使志愿者具备志愿者精神,设身处地为需要帮助的人周到考虑,笔者认为,还是该重提邓小平同志的老话:“从娃娃抓起!”在敬老助残的志愿服务道路上,培养青少年的志愿者精神,培养他们为他人着想的意识,才是志愿服务长盛不衰的法宝。“青年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这是习总书记对志愿者的寄语。我们的志愿服务有今天的成绩,是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的结果,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志愿者精神的普及,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希望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身敬老助残的志愿服务中,随着“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成为风气,“心存他人”的意识成为习惯,我们的社会能够越发的和谐美好,人文关怀的春风能够吹暖各行各业各名族的心,我们期待祖国繁荣复兴的中国梦能够早日实现!(高新区评论员 徐艺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