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216150111.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榜样公众推荐平台

清明节 真情实感是最庄重的“仪式”

发表时间:2016-03-29 06:48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龚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一天,是国人祭祖之日。在这一天,天南地北的游子们,都会返回家乡,在祖坟面前,庄重的祭祀,表达作为后辈一种怀念和尊重之情,也在默默的传承一种家风家训,传承一种叫做亲情的文化。

  清明节祭祖,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华儿女的一种庄重的“仪式”。中国是个礼仪之邦,这体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传统节日的凝聚力中。诚信是礼仪,礼貌用语是礼仪,而尊重长辈、尊重礼教、尊重祖先,更是一种“礼仪”。当清明节祭祖,由一种私人的行为演变为国人的统一行为的时候,这种礼节,才是大礼。

  有礼有节,这是国人内涵和修养的体现;但是,对于清明节来说,过分注重“仪式感”,则有“买椟还珠”、数典忘祖之嫌。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有几种清明祭祀的现象,尤其引人注目:一种是网上请人“代祭”,以网络直播等方式,需要祭祖的人请他人代本人在祖先坟前痛哭流涕,而后将祭祀作为一种服务“待价而沽”;一种是有为青年还乡,在清明节这一天,在宗庙或者祖坟面前,大肆焚烧房子、车马等纸制品,摆足了排场,秀足了面子,却不见一丝真诚。

  清明节的初衷,本不是“仪式感”。作为一个沿革了几千年的节日,清明节在开始的时候,只是人们对于祖先的一种怀念。上古的时候,有人去世的时候,只是挖坑进行安葬,并没有坟墓的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虽然有了墓碑,但是更多的人是一种“祭扫”,即祭奠和扫墓,可以提一壶老酒,也可以拿一点吃食,拔除祖先墓碑上的杂草,表达一下怀念和尊敬之情。由此可见,清明节,是一个表达哀思的节日,并不注重排场,并不需要攀比。

  清明节,真情实感就是最庄重的“仪式”。在人口流动加剧的社会,游子们就像是一波波的洪流,在四处流动。此时,必然有很多人,比如定居异国他乡,比如已经年迈无法成行,无法回到祖坟面前,拔除杂草,亲自致敬,此时,只需要在异国他乡,对着祖先的排位长拜即可,或者托人修葺一下坟墓;而若是青年有为,衣锦还乡,不若将花在排场上的钱财,用于致富乡里,你看,沈万三如此富可敌国,最后不是也只留下一地的传说、江南的一墓水冢么?

  清明节,我们当更加明晰这个节日的价值定位:它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时时刻刻记住自己的家庭、国家乃至民族。不是有诗歌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清明节,只要真情实感在,不需要那么多的排场和仪式,我们的真情实感,就是最庄重的“仪式”。(陈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