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刘封悲剧的文化解读

发表时间:2011-02-23 15:02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责任编辑:王 辉霞

  在《三国演义》中,刘封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他是刘备的养子,很早就跟随刘备,一生战绩平平,没立过大功,最终被刘备杀掉。在罗贯中笔下,刘封被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坐视荆州被困而不救,致使关羽父子败亡。但事实上,刘封之死因并非如此简单,从历史人物到艺术典型,刘封形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间包蕴着非常复杂、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

  对刘封之死,《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侄陷叔刘封伏法”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关羽败走麦城,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援,二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被擒杀。刘备闻关羽父子遇害,立即想派人擒拿刘封、孟达回成都问罪,诸葛亮怕情急生变,遂决定先调刘封去守绵竹,孟达闻讯,就率兵投降了曹魏。诸葛亮命刘封攻孟达,刘封受命。在襄阳前线,孟达作书劝降刘封,刘封大怒,扯碎其书,斩其来使,两军遂交战。终因孟达、夏侯尚、徐晃三路进攻,刘封节节败退,上庸守将申仪又献城降曹,刘封被迫逃回成都。刘备盛怒之下,命人将刘封推出斩首。

  按《三国演义》的这种说法,刘封被杀是罪有应得,他是间接杀害关羽的凶手,刘备杀他,是出于对关羽的手足情深,是义重云天的表现。用毛宗岗父子的话说,就是“痛义弟之死而不顾其养子之恩,……君子于此有天伦之感焉!”〔1〕

  其实,历史上刘封被杀的主要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刘封在《三国志》卷四十有传,他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刘备入荆州时,已年过四十,尚无子息,就将刘封收作养子。刘备入蜀的时候,刘封二十多岁,有武艺、气力过人。刘备率兵从葭萌还攻刘璋,刘封则带兵和诸葛亮、张飞逆流西上,每战必克。平定益州后,刘备任命他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派孟达攻上庸,担心孟达难以独立完成任务,就专门派刘封自汉中顺沔水而下,指挥攻城,最后上庸太守申耽投降,上庸遂入刘备的版图,刘封也因此被封为副军将军。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刘封是比较受刘备器重的。孟达后来投降曹军,在写给刘封的信中,也说他“亲非骨肉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2〕可见蜀汉一方中,刘封是个比较有才干有地位的人物。

  刘封之死确实和关羽有一定关系。关羽围攻襄阳、樊城之时,连连派人到刘封、孟达处,命令二人出兵相助。但二人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理由,没有服从关羽的调遣。后来关羽兵败身死,刘备为此十分怨恨刘封。不久,刘封又“侵陵”孟达,致使孟达叛降曹魏。孟达降曹后被封为平阳亭侯,奉命和夏侯尚、徐晃率兵进攻刘封,这时,孟达写信给刘封,晓之以利害,劝他也降魏,遭刘封拒绝。孟达里应外合,攻破上庸,刘封败回成都。刘备责怪他“侵陵孟达,又不救羽”,但似乎并不打算杀他。这时候,诸葛亮的意见起了关键作用,他劝刘备杀掉刘封,刘备这才下了决心,“赐封死,使自裁”。

  二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致刘封于死地呢?

  其实,诸葛亮与刘封并没有个人恩怨,杀刘封的关键原由是皇位的继承问题,他是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和封建专制政治的牺牲品。

  中国文化是典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其依托的社会结构主要是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3〕,而宗法制度的核心就是嫡长子制。在王位的继承问题上,早在周代就形成了严格的制度,即继承王位的,必须是嫡妻长子,至于这位嫡长子贤与不肖,无须考虑;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至于被立者是否为庶子最年长者,也不在考虑之列,这就是《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说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庶以贵不以长”。这种观念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刘备先收刘封为养子,后来又有了刘禅,论资格,两人都可以做刘备的接班人。那么应该谁来做呢?对刘备来说,当然希望是自己的亲骨肉刘禅,按正统的观念,立刘禅也名正言顺。因此,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时,就毫不犹豫地立刘禅为王太子。而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又深感刘备知遇之恩的诸葛亮,自然也愿意辅佐刘禅。

  中国传统政治的特点是君主专制,在统治思想方面,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儒家的仁政,但在实际操作时又多采用法家的思想,正如汉宣帝所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4〕东汉末年,君权旁落,群雄割据争霸,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宁的社会里,原有的思想禁锢大大松弛,英杰之士各逞才能,竞展宏图,思想界异常活跃。受时代风气的影响,诸葛亮的思想也是多元的,他汲取各家之精华而加以融会贯通,并结合自己的思想志趣,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政治思想,这就是儒法并重,即既追求仁政,又推行法制。儒家正统思想的熏陶,使他确立了辅佐明主,廓清天下,“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而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在方法上则可以不拘一格。在用人方面,诸葛亮的基本思想是德才并举,但对“德”的要求更为严格,具体而言,就是要“忠于汉室”,正直可靠,廉洁奉公,如他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的都是忠于汉室的“贞亮死节之臣”。反之,他如果发现有桀骜不驯或对刘备集团有二心的臣僚,则坚决黜革,如对廖立、彭等人的处理就是如此。在对待刘封问题上,诸葛亮坚持的就是这一原则。刘封虽非刘备亲子,但久随刘备征战,屡立战功,立刘禅为王太子他未必服气。孟达在给刘封的劝降信中说得明白:“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一旦刘备弃世,为人“刚猛”的刘封若起意夺位,平庸而生性和顺的阿斗绝不是他的对手。由此可见,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除掉刘封是势在必行的。正是担心“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诸葛亮才劝刘备除掉刘封。陈寿在《刘封传》总评中说:“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这正道出了其悲剧的根源。

  此外,杀刘封也是刘备、诸葛亮在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的抉择。在中国古代,立嗣问题是一个王朝、集团的头等大事,往往关系到国家和集团的兴衰成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教训。就三国时期而言,因立嗣而诱发的悲剧就屡有发生。袁绍的覆灭虽主要是由于军事上的失利,但整个袁氏集团最终被赶出历史舞台,主要原因之一还是袁绍在临终前的决策,即立幼子为继承人,这样一来导致了袁谭、袁尚同室操戈,从而被曹操分头歼灭。刘表重蹈袁绍之覆辙,遂使荆州落入他人之手。曹操为立嗣之事也曾大伤脑筋,但鉴于袁绍的教训,他最终还是立长子曹丕为继承人,保证了身后政权的稳定;即使如此,也种下了兄弟相残的祸根。被称为聪明之主的孙权,晚年也同样在立哪个儿子为继承人问题上迟疑不决,以致子弟不睦,臣下分部,最终被迫废掉孙和,赐死孙霸,另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这直接导致了吴国的衰亡。袁绍、刘表的教训对刘备来说都难以忘却。血的教训,使刘备、诸葛亮认识到了继承人问题的严重性,因此,他们只好作出残忍的抉择;杀掉刘封。作为生逢乱世的政治家,诸葛亮、刘备的选择无疑是有远见的。《刘封传》记载,刘封死后,刘备也曾“为之流涕”,毕竟罪不当死,这样逼死他,未免过于残酷。

  三

  应该说陈寿的记载是可信的,他以史学家的良知,如实记录了刘封事件的本末,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史官文化“实录”的精神。但在三国历史题材进入创作领域时,思想倾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拥刘反曹”思想的深化以及诸葛亮崇拜现象的盛行,刘备、诸葛亮逐渐成了仁君、贤相的代表,如果据史实说,刘封事件势必会损害刘备、诸葛亮的形象。因此在后来的创作中,在处理刘封之死这个细节时就有了不少改动,最主要的改动就是在关羽之死上做文章。

  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对历史的叙述已经与正史有了很大的分野。如前所述,真实的情况是,关羽进攻襄阳、樊城,刘封没有发兵相助;但在《三国志平话》,就变成关羽被围,刘封见死不救,而且还把关羽的几次求救文书截留下来。作品中有这样的描写:关平让关羽发出求救书信,“到葭萌关被刘封、孟达纳杀文字。前后一月,求救文字三番,皆被刘封纳杀不申。”〔5〕这就根本改变了问题的性质。在民间流传的另一个讲说三国故事的作品《花关索词话》中,还有更绝的说法,说刘封一连杀了十三个关羽派去求救的信使。关羽死后,诸葛亮担心刘封出逃,就诈称已立他为皇位继承人,刘封闻之,兴奋不已,回益州后即被处死,这又将刘封的不臣之心进一步坐实了,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自然是杀之毫不足惜。这些叙述虽然和历史事实有了很大的出入,但代表的是民间的立场,他们只需遵循道德的价值原则来选择和判断,谁是谁非,爱憎分明,既然刘备是仁君的化身,那么刘备杀刘封自然有他要杀的理由,刘封被杀也是咎由自取,至于具体情节则可以根据创作者的爱好随意增添,这也许就是民间文学的魅力之所在。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对流传了近千年的三国故事的全面总结,其创作无疑接受了史官文化和民间叙事的双重影响,因而,在罗贯中笔下,又出现了向历史回归的趋向。作者饱含崇敬之情,精心塑造了刘备、诸葛亮这两个理想人物,完成了明君、贤相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刘封之死这个情节上,作者大体沿袭了民间传说的思路,大写关羽败走麦城,刘封不肯相救。但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他很难摆脱历史情结,正史对这段历史的叙述毫无疑问地对他产生了不可规避的影响力。因此,在嘉靖本中对刘封之死做了这样的描写:

  刘封部下只落百余骑,到了成都,入见汉中王,哭拜于地,细奏其事。玄德怒曰:“辱子!有何面目敢见吾也?”封对曰:“叔父之难,非逆儿不救,乃孟达之阻也。”玄德转怒曰:“汝须食人食、穿人衣,非土木之人,安可听谗贼所阻也!”封泣而告曰:“一时被伊以利害说之,致获大罪。”玄德犹豫未决。忽孔明入,玄德问曰:“辱子如此,何法治之?”孔明附耳低言曰:“此子极其刚强,今日不除,后必生祸于子孙耳。”玄德遂令左右推出斩之。又问随封将士,众皆将孟达说封之事,及刘封扯书斩使之事,一一奏称;又将扯毁的书信,呈与玄德。玄德看毕,急回心曰:“吾儿虽然刚强,有此忠义之心也,凛然可爱。”便叫留人之时,早已斩讫,献首级于阶前。玄德恸哭曰:“孤一时造次,废股肱矣!”孔明曰:“若欲嗣主久远之计,杀之何足惜也。作事业者,岂可生儿女之情耶!”玄德曰:“纵使他日杀孤之子,孤不忍今日废忠义之人也。”〔6〕

  到了清初,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作了全面的修订和整理,其特点是正统思想加强,尊刘的色彩更为浓重,人物的理想化程度也更高。为了更好地突出诸葛亮之忠、义,毛氏父子又作了较大的修改,嘉靖本中那些对诸葛亮形象有损的话,被删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刘封之死的真相,就被彻底掩盖了。但不论是嘉靖本还是毛本,都强调刘备事先并不完全了解真情,是怒杀、误杀,杀刘封之后又非常后悔等等,这是作者在塑造刘备这一仁君形象时特意加上的一笔。    

  雷勇,陕西理工学院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