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忠孝传家远诗书德泽长

发表时间:2014-09-19 14:56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立光

  “张氏家族系务农起家,读书甚少,后来发家致富后,祖上便定下了‘耕读传家’的古训。”退休教师张先勇通过热线自荐家训家风。日前,成都晚报记者来到他位于高新区的家中,墙上一块印有“文魁”二字的木匾随即映入眼帘,“这是当年我曾祖乡试时高中文魁的证明。”张先勇紧接着拿出四本《张氏家谱》,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我的祖上是明朝弘治年间湖广填川时迁入四川的,到现在总共传宗了16代。从先祖开始,我们家族便立下了‘忠孝传家远,诗书德泽长’的家训。” 

  耕读为本 退休依然勤学不辍

  “入蜀之后,祖先不希望子孙如自己般终身务农,十分重视教育,便在老宅附近修建了两所学堂,聘请老师专门教子孙学习。”张先勇告诉记者,张氏家族由一个务农之家变为文墨之家,与祖先定下的“耕读传家”的祖训有是分不开的。因为张氏家族注重读书,以诗礼传家,因而虽然家族非常富有,但从无欺凌等事发生。在光绪年间,张氏家族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

  张先勇说,从小在尚学氛围熏陶下,他便熟记《四书》《五经》等经典古书,时不时还听老人讲讲历史故事,“就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

  张先勇告诉记者,读书学习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虽然现在我已经退休,但是耕读的家训却没忘记。”张先勇指着书架上各类书籍以及历代名人字帖,书桌上整齐的文房四宝,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他总会练练字、读读书,“没有什么意外的情况,我每天下午都会到望江楼公园练两个小时的字,以字会友。”

  务本业 条件恶劣依然办好学校

  在张氏家训中,与“耕读传家”同样重要的另一则家训则是“务本业”。“祖先的意思是能读书的人便去读书,而能力不足的人,可据自身情况为农为工为商。”老人指着家谱上的家训,对记者解释着祖先的深意,“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论从事哪一行,都要尊业敬业。” 

  “1975年,我被分配到内江当地一所中学教物理。我原本只有高中学历,为了胜任工作,基本上是一边教书一边学习。” 虽然离老人初执教鞭已过去将近20年,回忆起工作时的往事,张先勇依旧滔滔不绝,“那个时候执教的学校基础条件很薄弱,但是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将学校办成了远近闻名的‘高校’。”

  睦兄弟 兄长卖土地供弟读书

  “遵循这些家训,形成了我家和睦的家风。”张先勇告诉记者,当时其父亲三兄弟分家时,为了能让兄弟中聪慧的三弟继续进修学业,父亲毅然卖掉了祖父分给他的十余亩土地,供三弟读书。长辈之间深厚的兄弟之情与和睦的家庭环境给了张先勇深刻的印象,“我对四个子女的教育上,尤其看重和睦家风的培养。如今子女们分别已经成家立业,看到家训家风在他们身上得到有效的传承,我感到非常欣慰。”

  晒家风

  金牛区黄忠街道 来治才:勤奋上进、明礼诚信、乐学友善

  来治才夫妻在家中经常教导子女要干一行,爱一行,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的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金堂县转龙镇 夏时聪: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夏时聪一家四世同堂,上有老父、下有孙子,他在这个家庭中是当之不愧的顶梁柱,他善待生病的妻子,耐心服侍高龄的父亲,其善良美好的品德给后代树立了榜样。2013年获得转龙镇党委政府颁发的“孝顺之家”称号。

  征集令

  好家训好家风

  请您晒出来

  征集内容

  好家训、好家风故事征集:投稿时请注明作者及通讯方式。

  “好家训、好家风”线索征集:您或亲友邻居的家庭有良好的家训、家风传承吗?请告诉我们。

  好家训、好家风实物征集:晒出影响了您和家庭的各种实物,并讲述它背后的故事。

  参与方式

  拨打热线:028-86620032、13730882910

  电子邮箱:编辑相关内容或照片发送至活动组委会邮箱jiaxunjiafeng@163.com

  登录新浪微博:编辑相关内容或照片直接@成都晚报

  成都晚报记者 张婷

  实习生 文鹤淞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