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发倡议:一起来做"低碳乐活族"

发表时间:2013-12-27 07:37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立光

  

  一起来做“低碳乐活族”   

  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

  全国每年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从去年起,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和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就开始发起一系列低碳生活、保护环境的公益行动,“今天不开车”呼吁绿色出行、“三关爱”关爱自然呼吁绿色环保……在2013年,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又启动了“绿色水岸·清流万家”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志愿服务项目。植树节当天,志愿者们将热心市民认捐的1000棵树苗种在水源地保护区,让它们从此守护成都的生命水源。

  在这一年,“绿色水岸·清流万家”项目还展开了十大系列的志愿服务活动,数百名志愿者积极参与,保护都江堰及下游郫县水源地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平衡、保障成都市及下游平原地区千万人口的工农业用水及生活饮用水安全。志愿者常态化、专业化的宣传引导,广泛传播了环保理念,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关爱山川河流,共建共享宜人成都。

  随着城市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环境质量,并愿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尽绵薄之力。低碳生活,正是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在今年的活动中,也有许多志愿者向我们感叹,个体的力量有时还显得不足,希望有一个声音,能把更多的人都团结起来,共同加入到低碳生活的行列中来。

  12月27日,成都志愿者全媒体平台、成都晚报志愿者服务总队联合发起倡议:做“低碳乐活族”,用点滴改变,造就美好生活!我们期望将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广而告之,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环保、参与环保。正因为有众多可爱又热心的市民支持,我们才有信心倡议、发起和组织,我们坚信大家都会加入进来。在后期,我们还将推出一系列的低碳环保公益行动,希望广大市民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参与。你我携手,这座城市才会越变越美!  

  倡议书

  做“低碳乐活族”:点滴改变,美好生活

  气候恶化、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让越来越多人陷入焦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成都正在积极行动。成都已启动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健全部门协调联动的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生态文明考核奖惩机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自上而下的社会共识。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既需要政府的主动作为,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

  美好生活,就从每位市民生活方式点滴的改变开始。

  请看这一组数据:少吃1个汉堡,就等于保存了1个厨房大小的热带雨林;如果每个中国人每周吃一天素,将减排2.86亿吨温室气体;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就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而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市民朋友行动起来,做一个“低碳乐活族”。大力传播低碳生活理念,分享低碳生活心得,搭建低碳生活互动平台,拓展低碳生活路径,享受低碳美好生活。

  请按以下十项要求,认真践行,从我做起:

  1、每周至少少开一天车,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既减排缓堵,又能健身;

  2、每周至少吃一天素,减少对肉制品的消耗,推动“光盘行动”,既健康,又环保;

  3、每天少看一到两小时电视,多看书,既节电,又可以增长知识;

  4、每天坚持使用循环水。比如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洗脸、洗去含油污的餐具、擦家具、浇花等。既干净卫生,又天然滋润;

  5、每天随身自备饮水杯。不使用一次性纸杯,既卫生,又环保;

  6、每天至少节约一张纸,不用纸巾,重拾手帕,尽量使用QQ、互联网等工具交流和办公,既快捷,又绿色;

  7、每年至少少买一到两件不必要的衣服,既能节省支出,又能减少能源消耗;

  8、每人至少有一个环保袋。拒绝使用塑料袋和纸袋。既便利,又环保;

  9、每天至少发布或转发一条与低碳生活有关的微信或微博。既潮流,又务实;

  10、每月核算一次家庭减碳指标。建立家庭低碳档案,家庭成员有计划地实现减碳目标。既能减少家庭开支,又富有情趣;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大爱,是一种风尚……期待更多人加入“低碳乐活族”,并成为一名绿色、环保志愿者。

  我们坚信:你的点滴改变,将让生活更加美好! (成都晚报  杨琳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