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广告图.jpg
  • QQ截图20151124152949.png
中国文明网 |成都志愿者网 |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 |成都文明网信息报送系统 |成都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 |成都文明城市材料报送系统 |成都文明网区县联盟

“3+2读书荟”书驿建设,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发表时间:2014-05-08 08:01 来源:成都文明网 责任编辑:李立光

  

常有赶场的群众走进读书荟 一坐就是大半天

  大邑新场镇推进“3+2读书荟”书驿建设,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互助阅读 让书香浸润乡村文明 

  “3+2读书荟”书驿的总部位于大邑县新场镇。伴随着书驿的不断发展,如今,这里已成为新场镇的一个文化地标。它如春风化雨般润泽着新场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当地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俗共赏 藏书超6万册

  “3+2读书荟”书驿,是一座临溪而建的木窗小楼。高及屋顶的书柜,被称作“顶天立地”。书架上陈列的新旧书籍,内容涉及历史、建筑、小说、诗歌、摄影、设计等10余个门类,书脊色彩斑斓,铺满眼帘。书屋中央,一张原木桌上摆放着相框和盆栽。落地式玻璃窗外,银杏、盆栽苍劲,诗、书、画、竹形成一个惬意的文化空间。

  在“3+2读书荟”主任李俊的带领下,记者沿木楼来到二楼。这里展陈的,是众人捐赠的精品、珍稀书籍。在贴有著名媒体人崔永元铭牌的书柜里,陈列着《我的抗战》《十月革命》《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等10多本由他赠送的珍本。每本书上,还留有他的书评:“《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用细节接近真实……”

  李俊说,目前,“3+2读书荟”新场馆共藏书8000余本,在温江区、邛崃市、蒲江县等地还设有了读书荟分馆,共计6万余册。除了丰富的藏书,这里还将定期开展免费讲座和活动。

  “3+2读书荟”是如何成立的呢?李俊介绍说,2012年,3名女士和2名男士因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课题走到了一起。就在新场古镇的茶舍里聊天时,5人突发奇想:开一个图书馆,目的是共同阅读、分享读书的感悟。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在企业赞助下,他们在新场古镇租下了近千平方米的场馆,各种图书也源源不断地被寄到了这里。

  “我们的藏书已有近6万册,80%来自社会捐赠,10%由机构捐赠,10%自己购买。”李军说,目前“3+2读书荟”的资金筹集渠道也实现了多元化,30%为政府购买服务、30%为社会募集、30%为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自营收入、10%为现场经营性收入。“志愿者队伍的壮大,机制的建立,以及运行经费的筹集为志愿活动的常态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文化地标 浸润乡村文明

  一杯清茶,几本好书,消遣一下午的美好时光。在大邑县新场镇的“3+2读书荟”,常有赶场的群众走进门坐下,拿起自己感兴趣的书阅读,一坐就是好半天。

  在馆里忙活的志愿者周宇告诉记者,群众到会馆享受的是免费阅读。这种互助式公益形式,让大家分享书与书的故事、感悟人与人的情怀,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和专业为大家提供服务,群众免费参与,大家都有所收获,所以乐于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3+2读书荟”已成为新场镇的文化地标,融入了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血液当中。这座安静的书驿正与周围群众良性互动着。李俊说,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角,越来越多的是新场镇的当地百姓。

  刘兰靠着收废品维持生计。每天,她都会骑着一辆破旧的人力三轮车在田间地头穿行。当她得知“3+2读书荟”活动时,立即用那辆破旧的三轮车,拉着一堆书籍送到了书驿——她曾靠这些收捡来的书成功帮助了两名学生考上大学,如今她希望这些书籍能帮助更多的人。

  新场镇刘老先生来自书香世家,当他得知另一位同乡捐出了一套珍藏多年的线装本《旧唐书》全集后,也将家中珍藏了百年的清光绪版《五音集字》捐了出来。如今,它们已成为“3+2读书荟”的镇馆之宝。

  今年,“3+2读书荟”将视野聚焦在了当地的小学生阅读上。目前,2014年小学生素质教育推动计划实施方案已经出炉。“3+2读书荟”还计划邀请志愿者带领乡镇娃娃开展一些素质教育活动,启动了“千名荟员服务社区计划”,争取以更多、更好的志愿服务,带领更多乡村的群众和孩子一起参与读书、分享读书的乐趣。 (常艳丽 黄鹏 )